-
苏东坡:若逝则失的文化瑰宝与人生哲学 牛叔说历史 2025-03-28 15:16 苏东坡以其诗词、散文、书法及生活哲学,深刻地启迪了后世无数心灵。然而,试想一番,若是在公元1079年那个风急浪高的太湖夜晚,苏东坡真的决定投身波澜,选择了终结生命,我们的世界又将呈现何种景象?这一设想,或许能促使我们
-
三游赤壁,看苏轼如何参透人生三重境界 墨语故事 2025-03-27 11:12 一、初游赤壁:见天地,叹人生如寄 元丰五年暮春,苏轼初到黄州,独自漫步赤壁。面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他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浩叹,将个人困顿融入历史
-
原创 苏轼与此人恩怨交织,但也曾模仿了他的一首诗,成为千古名作 陶陶谈文化 2025-03-25 15:30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的名气非常大,几乎所有的人,都了解这位改革家。关于王安石变法,在古代还有很多争议,一方面是王安石用人不当,出现了种种弊端;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古人的思维僵化,总以
-
原创 张九龄:唐朝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宰相诗人 青莲简史 2025-03-26 17:30 提起写月亮的诗句,可能大家会对很多千古名句脱口而出,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或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 榜上有名的一定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原创 苏轼45岁被贬黄州时的顿悟:一生执着的功名,其实一文不值 高等教育文摘 2025-03-26 20:56 #图文打卡计划#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公元1079年,苏轼43岁,时任湖州知州。 一次例行的上表中,他略带情绪地发了几句牢骚,讽刺了朝廷的新政。 不曾想,御史何正臣等人却以此为把柄
-
原创 原创他一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晚年才懂享受生活,可惜不幸途中去世 语慕枳 2025-03-13 13:30 唐代有很多的著名诗人,盛唐时期当属李白,唐代晚期则是杜甫了。 杜甫是湖北人,生在一个北方的大族,他的祖上曾经是汉武帝时期的出了名的严官,为人公正,因为其黑白分明的性格很受皇帝的赏识,他
-
原创 李白的 "朋友圈投资学": 如何靠喝酒写诗年入百万 历史百家汇 2025-03-13 17:2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在《行路难》中写下的这句诗,活脱脱勾勒出一个挥金如土的 "盛唐顶流" 形象。这位让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诗仙,一生写下 1050 首
-
原创 1957年,复旦大学学生致信毛主席,认为《菩萨蛮·黄鹤楼》应修改 五斗侃史论今 2025-03-12 09:30 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毛主席携杨开慧女士同登黄鹤楼,为排遣心中的愁烦,抒发对革命形势的深切忧虑,创作了一首《菩萨蛮·黄鹤楼》。 三十年后,一本叫《诗刊》的杂志问世,主编臧克家写
-
原创 王安石这阙词豪迈奔放,回到金陵后再不提及,整天只念叨着两句诗 耿金涛 2025-03-10 15:30 历史上,王安石无疑是伟大的。虽然他的改革大业毁誉参半,但他的变法大业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王安石是历史上第一位影响了国运大文人,但他也是一位传统的文人,他的失意得意烦恼忧愁都会在其诗词中找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