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余光中:娶远房表妹为妻,婚后七年生五子,一生只为她写情诗 寻史阁 2025-04-16 08:00 年轻时的余光中 2006年9月8日,成都市杜甫草堂,迎来了一个特别的客人——当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余光中。 已经78岁高龄的余老,在数百位诗迷的簇拥下,缓缓地站在了唐风遗址中的一座石碑下。
-
原创 论古代文人妻子的才华:李白妻有头脑,苏轼妻小才,辛弃疾妻大才 吴林利说历史 2025-04-11 15:30 民间有句俗话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指的是若是脾气、兴趣、性格不同怕是很难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这话用在古代文人身上其实也是合适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李清照和赵明诚等文坛才子佳
-
原创 名气不如李清照,写词不输李清照,清代第一女词人,死于婆媳矛盾 读史鉴古今 2025-04-08 15:30 曹雪芹写《红楼梦》时,里面的才女多少能看出几分李清照的影子。有意思的是,林黛玉写的诗被贾宝玉拿出去炫耀时,林黛玉急得骂了他几句:“你真胡闹,我们的笔墨不该传到外头去!”所以,由于种种
-
原创 “人生若有不快活,只是未读苏东坡”,是什么意思? 韦继涛 2025-04-01 17:30 苏东坡是个很豁达的人,他的一生大多是不得志的。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抱怨过生活有多苦,没有抱怨过自己是多么的怀才不遇。 他在当官的时候,曾经多次被贬。还因为乌台诗案,蹲了监狱,差点被杀了头。虽然这仅仅
-
苏东坡:若逝则失的文化瑰宝与人生哲学 牛叔说历史 2025-03-28 15:16 苏东坡以其诗词、散文、书法及生活哲学,深刻地启迪了后世无数心灵。然而,试想一番,若是在公元1079年那个风急浪高的太湖夜晚,苏东坡真的决定投身波澜,选择了终结生命,我们的世界又将呈现何种景象?这一设想,或许能促使我们
-
三游赤壁,看苏轼如何参透人生三重境界 墨语故事 2025-03-27 11:12 一、初游赤壁:见天地,叹人生如寄 元丰五年暮春,苏轼初到黄州,独自漫步赤壁。面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景象,他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的浩叹,将个人困顿融入历史
-
原创 苏轼与此人恩怨交织,但也曾模仿了他的一首诗,成为千古名作 陶陶谈文化 2025-03-25 15:30 在中国历史上,王安石的名气非常大,几乎所有的人,都了解这位改革家。关于王安石变法,在古代还有很多争议,一方面是王安石用人不当,出现了种种弊端;另一方面,这也是因为古人的思维僵化,总以
-
原创 张九龄:唐朝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宰相诗人 青莲简史 2025-03-26 17:30 提起写月亮的诗句,可能大家会对很多千古名句脱口而出,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或是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 榜上有名的一定还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本页有 2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