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曹丕见两头牛打架,命曹植即兴作诗,不许带牛字,促成一千古奇诗 滕飞说历史文化 2025-01-19 17:00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的一首诗,这首诗用来比喻同父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了封
-
灰娃:诗从黑暗里诞生,却带来更多光亮 文学观 2025-01-16 16:43 澎湃新闻记者 徐萧 【编者按】 2025年1月12日,诗人灰娃在睡眠中逝去。 灰娃,1927年生,陕西临潼人。1939年到延安,在儿童艺术学园学习、工作。1946年跟随部队转战晋冀鲁豫地区。1948年因病先后在南京、北京住院治疗。1955年入北
-
原创 辛弃疾:生活不止诗和远方,还有钱和数不清的姑娘 张丽萌 2025-01-15 15:30 生活不止柴米油盐,还有诗酒花。元曲太长,唐诗太规整,恰到好处的是宋词。宋词的词牌名就极美,听着就像一个小故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是将士卸甲归田,也未曾放下的牵挂。“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
-
原创 毛主席的文化造诣有多高?花两年时间,仅48个字写“千古奇诗” 娱乐观察社 2025-01-14 15:30 毛主席 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更是 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诗人 。主席的诗词,大气磅礴,文采飞扬,为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长征期间,主席所作的 《十六
-
北宋两位大诗人苏轼与张先的故事 奇闻异事故事会 2025-01-12 22:30 在北宋的繁华岁月里,词坛上有两位巨星,他们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是豪放不羁的苏轼,另一个则是风流倜傥的张先。虽然二人相差四十七岁,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反而为他们的交往增添了几分
-
真的是三千年一遇,他成了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男人 笑谈史君 2025-01-11 17:12 苏轼一生中多次遭遇鬼神的存在。 有一次,苏轼在返回汴京(开封)的途中,途经一条山路,随行人员中有一人忽然像是着了邪,开始脱去自己的衣物,直到全身赤裸。苏轼连忙让人帮他穿上衣服,并将他绑起来,但衣服却依然莫
-
原创 李白名气震古烁今,正史中为什么很少记载他,都是他性格造成的 史海书虫 2025-01-09 13:00 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李白的名人效应依然不逊色于当代明星。在史书上,关于李白的记载,论字数确实不多,在《新唐书》中将《李白传》归类
-
本页有 3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