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译者印象 | 回忆辛波斯卡(下)

2 已有 13 次阅读   6小时前
译者印象 | 回忆辛波斯卡(下)
中信大方 2025-10-24 18:00
米哈乌·鲁西内克 在PAGEONE 北京坊
黄礼孩:茅教授是如何与鲁西内克先生认识,和这本书结缘?
茅银辉:《非比寻常》的出版有个曲折的道路,翻译和出版的旅程也是非比寻常。我与鲁西内克先生结缘要追溯到新冠疫情之前(如果我晚一个月邀请他,他就来不了了),他是2019年12月他第一次来到广州,当时广州图书馆希望与广外搞一系列文化推广活动,我们策划了为期一个月的“斯拉夫之美”的活动,其中包括俄罗斯专场、塞尔维亚专场和波兰专场,当时他们提出邀请波兰的著名作家到现场与广州的读者见面、进行文学文化交流,当时我与外教商量邀请哪一位最合适呢?既要在波兰有足够的影响力,也要能胜任这种文化推广的工作,我们都认为非鲁西内克先生莫属。他是辛波斯卡基金会的主席,在文学圈有很高的知名度、活动力及影响力。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发了邀请邮件,没想到很快得到他的应允,他说很高兴能到中国来,并且他从未来到中国,所以他第一次来到中国就是广州,在短暂的几天接触中,他对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对广州的读者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次活动上他提到与辛波斯卡共事的经历,学生们朗诵了辛波斯卡的诗歌,活动取得很大的成功。他提到刚写完这本与辛波斯卡交往经历的书,也非常希望由我来翻译。当时我开了一门面向研究生的文学翻译课程,带了两个研究生翻译了一年,也是一个文学实践。
辛波斯卡
黄礼孩:茅教授是怎样接触到辛波斯卡的?
茅银辉:我的导师(波兰语翻译家易丽君)很早就翻译她的诗歌。想起来还是很遗憾的,因为我2007—2008年还在克拉科夫工作过两年,和辛波斯卡、鲁西内克在同一座城市生活过,但那时还没有勇气去打扰,因为我也了解到她非常低调,不愿被打扰。书中写到那时候波兰很少有大的超市,刚出现时,她就很愿意去大超市购物,觉得会没有人认识她,但后来连这种机会也少了,因为四处都有人认识她,因此她选择出国。
她曾在面对记者采访时,委婉回答说你的问题很好,我不回答,因为它值得被写成一首诗。
她也会婉拒正面采访,一年中有好几个月在扎科帕内的山区静静生活和写作。
被干扰的三年对她来说是很痛苦的经历,鲁西内克先生也见证这一时期,当他看到她再次拿起笔创作时,他觉得特别感动。
后来我在礼孩的鼓舞下,去她家里拜访了她。今年暑假受鲁西内克的邀请,我去参观了辛波斯卡的故居,她在获得诺奖之后,才从之前的小寓所搬到了略为宽敞一点的新住所,她选择这个房子的过程也是鲁西内克陪伴,在原居所不太远的地方选择的一处住宅,非常普通,大概七八十平的居住面积,一个十几平方米客厅和两个卧室。在我们看来这样一位世界级的伟大诗人,居住条件还如此简朴,非常淡泊名利,我打心里觉得真的是非常了不起。
她获得的奖金也都捐献给了鲁西内克管理的基金会,那处故居没有变成旅游景点或博物馆,而是按照辛波斯卡的遗嘱,提供给创作中的作家或翻译家来免费居住和创作。这也能看出诗人的情怀,她的低调也令人非常感动。礼孩送的一幅广东雕刻家的版画作品也挂在基金会的办公室里,这是来自中国的纪念。
我想谈一下直译和翻译策略的应用。我们最常用的是“异化”和“归化”的处理方式,为了让中国的读者更好地了解这种充满幽默感和轻松调侃意味的译本,我们更多使用了“归化”的处理,能让中文读者能更好地接纳它。
比如辛波斯卡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演讲辞中提到的“我不知道”这个短语,波兰语是“Nie wiem”两个词,中文是四个字,原文的“我不知道”是个很小的词,但它插上了坚硬的翅膀,如果直译过来,中国读者可能不懂,但这个话是很有哲学分量的,我们中文可以说这个词“很小,但它掷地有声”。
比如我们翻译的她自嘲“我就像一只猫,快要被抚摸致死了”,但原文直译为“我是一只猫,被抚摸致死”是很简短的,而且没有翻出她的调侃之意和诙谐色彩,我们在斟酌怎样才能既不生硬也不失柔软感地翻译出来,所以加成“快要被抚摸致死了”,类似这样的翻译技巧和策略。
最终的目的,我想,文学的翻译还是一种情感和温度的传递。通过鲁西内克的文字,我们能更好地感受到辛波斯卡对待生活的态度,她的低调、幽默、笑看人生,始终以一种平静的目光去看待世界的荒谬和奇迹,充满了对世界的善意,我想这也是翻译家在翻译过程中应该传递给中国读者的。
米哈乌·鲁西内克与现场读者合影 广州方所
茅银辉《非比寻常》译者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黄礼孩诗人、作家
【相关书籍】
书名:《非比寻常:回忆辛波斯卡》
作者:〔波兰〕米哈乌·鲁西内克
翻译:茅银辉、孙琰、赵如雨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大方× 群岛图书
身为秘书,鲁西内克得以用一种无人能及的视角,“信手拈来”式追寻十五年相伴的点滴印记,呈现出独一无二的近距离观察:她有时异想天开的爱好、对孤独的偏爱,她诗歌的诞生方式、写作习惯和对拼贴画的热情,以及与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复杂友谊。尤其珍贵的是,鲁西内克忠实捕捉到辛波斯卡作为一位“古怪老太太”的可爱与真性情,见证她如何在诺奖的巨大喧嚣中,始终努力坚守内心。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