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盛新虹
“国民教授”戴建业以幽默犀利地解读古典文学的风格走红网络,被众多网友喜爱。那三句标志性的口头禅:“你听懂了没有?”“我的个天!”“浪漫得要命,狂得要死!”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不过,对于现在一些人只喜欢看视频而不喜欢读书、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现象,他感到深切忧虑,一直在强调“网上的视频片段虽然有趣,但毕竟不系统,学知识还是要系统地去上课,去反复地看书很重要”。
新书《浪漫得要命》作为“口头禅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延续了戴氏独有的“接地气”风格。书中收录作者近两年新作,以“人生絮语”“诗书细读”“砚边笔谈”三大篇章,串联起成长记忆、读书方法及人生观念,涉及苏东坡、李白、白居易、杜甫、福柯等中外人物,涵盖诗词读法、考前小技巧、择业选择等话题。从古至今,一网打尽;从学生到打工人,一个不落,可谓是一部诚意十足的作品。
关于人生,作者说即使乐观豁达如苏轼,人生的空幻感也伴随着他的一生。不到“为时已晚”,我们很难活得明白,而一旦活得明白,基本上又“为时已晚”,这是人生无解的悲剧。
在“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这一残酷的现实面前,“人生可能没有意义,但不能没有意思”。他鼓励读者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读自己喜欢的书,干自己喜欢的事,吃自己喜欢的菜,看自己喜欢的景,爱自己喜欢的人”。人生的意思完全是一种自我感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自己决定哪种活法有意思,就去选择哪种活法,我的人生我做主。
在戴建业眼中,苏轼正是罗曼·罗兰所说的那种“真正的英雄主义”。他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热爱生活,所以活得有情有趣有滋有味。至于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只需在乎是否活得“有意思”,人生的“意思”才是我们的快乐之源,也是我们生命的支点。
此外,作者通过调侃古代诗人,来赞扬他们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如说苏轼是“生活将我反复捶打,灵魂变得筋道Q弹;东坡肉、东坡鱼,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吃饱”;说白居易是“头秃催婚少白头,写个诗来消消愁”……语言风趣幽默。
“诗书细读”一章主要围绕古典诗歌展开,分享作者对诗歌阅读和诗人的独特见解。“浪漫得要命,狂得要死”是盛唐诗人的“专属品”,却是后世文人的“稀缺品”。你知道盛唐诗人有多狂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而狂放和浪漫是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狂放的必然浪漫,浪漫的也必定狂放。
说起盛唐诗人的浪漫,首先想到的是李白“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杜甫的“东下姑苏台,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遗恨,不得穷扶桑”等。书中通过解读李白、杜甫等诗人的作品和人生经历,还原了盛唐狂放、浪漫的时代气象。
作者一如既往地发挥着自己幽默的细胞,不忘调侃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德行当不了官,杜甫自夸“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盛唐文人“狂得要命”的缩影。李白和杜甫不过是盛唐茂林中最高的枝条、园囿中一枝最鲜艳的花朵。比起后世诗人来,盛唐诗人差不多人人都“浪漫得要命”,不仅仅是他们外观的神情举止,还有刻在骨子里的精神气质。尤为可贵的,是他们身上的凛然正气,敢于路见不平一声吼,敢于大骂“董龙更是何鸡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古典诗歌读者”。作者强调读诗不是为了装高雅,而是为了更痛快地活着。同时,他提倡“精读西方的理论名著,既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也有助于我们对古代诗词的赏析”。他尝试用法国史学家福柯和丹纳的理论,来解读诗词,让古典文学焕发出现代生命力。
仰望先人,“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反观我辈,痴迷于短视频。戴教授告诫每一个可爱的年轻人,少刷一点手机视频,多读一些优秀的古典诗歌。“身心获益靡涯,文笔增华有望”。
让我们一起随戴建业走进浪漫的诗词世界,和杜甫一起“感时花溅泪”,和李白一起“人生得意须尽欢”,和苏轼一起“一蓑烟雨任平生”,和李清照一起看“门前风景雨来佳”……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