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这个滕州诗人写了哪些经典诗句

4 已有 21 次阅读   2025-09-25 09:18
这个滕州诗人写了哪些经典诗句
生活视野圈 2025-09-24 15:45
备受期待的第九届滕州书展马上就要开幕啦!从9月29日到10月4日,整整六天,主会场设在新建成的滕州市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馆,还有好几个分会场同步联动,听说不光能淘好书,还有名家讲座、互动体验这些精彩活动,咱又能赴一场书香之约了。说起滕州书展,就不得不提咱家乡那位响当当的文化名人——陈昂。
咱滕州可是块人杰地灵的宝地,7500年的北辛文化滋养出深厚的文明底蕴,自古就是 “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这里是“科圣”墨子、“工匠祖师”鲁班、造车鼻祖奚仲的故里,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勇于自荐的毛遂也诞生于此,当代艺术名家王学仲同样根脉在此。正是在这样人文荟萃的土壤中,成长起了陈昂这样一位诗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滕州人,这位1992年出生的诗人早就凭着过人的才情在文坛闯出了名气,被誉为“诗歌王子”。
陈昂是当代有名的诗人、学者,一边专心搞诗歌创作,一边研究中国哲学和现当代文学,2015年因诗歌《漫天飞雪的日子》一举成名,2018年以诗人身份登上福布斯榜,2025年世界诗歌日当天,央视文艺选刊了他的代表作《我把生活忙成了春天》。陈昂先后参与了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机智过人》这些热门节目的录制,他的《洪荒》《父爱如山》《曾几何时》《菖蒲谔谔》《秋山行歌》《感恩母亲》《大鹅的哲学》《漫天飞雪的日子》《今夜,我和父亲都是风雪夜归人》等好多代表作,都被译成了英、法、俄、意、日、阿拉伯等十几种语言,在国际诗坛广为流传,为中国诗歌赢得了声誉。
最让咱滕州人暖心的是,陈昂始终心系故土,积极投身家乡文化建设,不光受邀担任“滕州市农业农村发展文化顾问”“滕州微山湖红荷湿地景区文化宣传顾问”,还为红荷节、马铃薯节精心创作了“滕州地标性诗歌八部曲”,其中《马铃薯的春天》还被改成了马铃薯科技文化节的宣传歌曲,在央视农业农村频道播出过呢。说到和书展的缘分,那更是深厚——2017年首届滕州书展的主题诗歌《读书的你最可爱》就是他写的,“我时常情不自禁地想象/想象滕州这座安静的小城/十里长街万卷书香”,这句诗写尽了咱滕州的书香气,这首诗网络传播量超700万次,至今还是滕州书展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激励着一波又一波家乡人爱上阅读。借着第九届书展即将开幕的劲儿,今天咱就好好聊聊,这位滕州诗人到底写了多少经典名诗,每一首都藏着咱生活的温度和人生的道理。
要说陈昂写生活的诗,那真是写到咱心坎里了。《生活帖》里“生活有时急促不安/有时乏味缓慢”,这不就是咱每天的样子嘛!可他又说“当我选择做一束光的时候/我已然看清了周遭的黑暗”,一下子就给了咱面对生活的勇气。还有《木偶鸟》,“街边地摊上售卖的木偶鸟/在喧嚣中思考”,隐喻当代人在纷扰中的迷失与自省,“多少人找寻它物的途中/迷惘的把自己丢掉”,这句话咱可得记着,别忙着往前冲,忘了自己为啥出发。《匆匆而过的是眼前》里“永远究竟有多远/永远短到很多人看不见”,思索永恒与瞬间,“明天属于明天/昨天留在昨天”,告诉我们要珍惜身边人,活在当下!就连《脏水》这种写糟心事的诗,他都能写出“你把脏水泼向我/我不怨你/脏水虽脏/却可以/把万物洗涤的明亮美丽”这样脱俗的诗句,还别说,陈昂的这份豁达劲儿,真值得咱普通人多学习学习。
再说说他写时空和回忆的诗,读着就像在跟过去、未来对话。《只有未来能重逢过去》里“陌生到未曾忘记/熟悉到无法想起”,是不是跟咱想起老滕州的事儿一样,有些记忆说不清楚,可就是忘不掉?“当新的阳光洒下/旧日时光里的影子便渐渐清晰”,说不定哪天路过老街道,过去的事儿就突然冒出来了。《远山》写道:“我把梦想之外的山/唤作远山/长途跋涉的人生/未让彼此走近/反而渐行渐远”,咱谁没为了梦想打拼过,有时候离当初的想法远了,读这句就特别有感触,“夜幕之下 苍穹之巅/我们默契地思索/人间烟火里相似的孤单”,又抚慰了每一颗追寻中略显孤独的心灵。《寅时论象》里“寅时万物发生/白象坐在月亮上”,想象瑰丽,“幼时贪恋的树皮和野果/是束缚心性的枷锁/年迈的眼睛/藏有许多美丽的景色”,写尽了一辈子的成长和遗憾,最后“思想是一条流经四季的河/天上闪烁的繁星/像极了人间的烟火”,又把咱的心思和天地连到了一起。《无始无终的秋天》更有意思,“世间本就不存在时间/如若必须说说/时间也许是/必然里包裹着/长短不一的偶然”,这想法够特别,引人重新审视存在。
陈昂的情感诗作细腻而真诚。《也许我生来爱你》里“就像春天和布谷鸟/就像微微的风绵绵的雨”,爱得自然又实在,“数不清的交集/组合成爱的每一划每一笔”,可不就是过日子嘛,点点滴滴都是爱,最后“也许 不是也许/也许我生来爱你”,说得人心里暖暖的。《蒙娜丽莎的眼》里“爱情就像蒙娜丽莎的眼/再小的优点/也能清晰的看见”,爱一个人不就是这样嘛,连小优点都觉得好,“歪歪斜斜的路线/顷刻之间/成为迷人的风景线”,在情人眼里,就算有不完美,也是美的。《夜幕下的萤火》里“我是夜幕下的萤火/我渺小且微弱/我渴望驱逐身边的黑暗”,书写微小个体对光明的渴望,动人心魄。《曾几何时》中“重要的人越来越少/留下的越来越重要”,言简意赅,道出成长中人际关系的沉淀,这句话咱越长大越明白。《试爱》里“我总是想着和你分享喜悦/却偷偷地隐藏悲伤/关于这一切/我把答案交给了风”,爱里的小逞强写得太真了,“如果有一天/我出现在你的梦里/也许是你想我了/也许是我已经将你遗忘”,又带着点小怅惘,真实而微妙。
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皆可映照人生。《乌龟的晚年》里“它用一生匀速的行走/诠释来去间心境的从容淡然”,乌龟慢慢走,就像咱滕州人过日子,踏实又从容。《驯鹿》里“两只金色的麋鹿/一只低吻地面/一只远望白云深山”,一只踏实,一只追梦,像极了咱身边的追梦人,“我随清风走进书卷/默默地对自己说声/好久不见”,则是一种追梦后的释怀。《蚂蚁登山》里“雪后的夜一尘不染/后屋书山上/一只不为人知的蚂蚁/虔诚地登攀”,小蚂蚁都这么努力,我们又怎能不好好努力生活呢?“惟有诗歌温暖”,则说出了诗歌的力量。《和虎崽子一起的三天两夜》里“改变是最奇妙的字眼/时间是造物主租赁的魔船/它载着你的曾经远去/又送你一个无法预料的明天”,时间能改变好多事儿,说得没错。《秋山行歌》是“四季名诗”之一,整首诗歌用十五个小节写尽了秋天的感慨,“蓝灰色的野兔/趴藏在铺满枫叶的洞穴”“鹿群悠然踱步/摇晃起秋天的风铃”“蚁群透过叶缝/望向天空/用力托举枯叶”,读着就像咱去莲青山、龙山看到的景色,在他诗歌中,每只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活法,特别生动。
陈昂的许多诗歌都致力于探索精神世界与生命境界。《火的隧道》里“在冰的世界/我依然无法忘记/关于火的记忆”,彰显逆境中坚守初心的力量,“此刻我的眼睛/满是人间疾苦/而我渐渐懂了幸福”,看过苦,才更懂幸福。《三十知止》里“我不缝补岁月/也不缝补生活/ 我缝补文化”,陈昂作为学者,这份对文化的担当让人佩服,“努力靠近物我两化的大我”,也是咱该有的追求。《我把生活忙成了春天》中“你说你被生活折磨得疲惫不堪/我说我把生活忙成了春天”,展现出了“乐观者”转换心境的能力,“此时生活给予的所有苦难/都是他日人生百花园里的花冠”,只要努力奋斗,苦日子也能开出花来。《要活就活得潇洒》里“你羡慕他的功成名就/他羡慕你的大好韶华”,别总看别人,“人生之所以不幸/是因为在自我的悲剧里/编写他人的神话”,倡导活出自我。《入梦大鱼》里“倔强的大鱼/蛰伏在即将冰封的海洋/红色的鳞片/是绝望之都隐藏着的篝火”,于绝境中点燃希望之火,特别鼓舞人。《我的诗歌因大地而生》里“我的诗歌因大地而生/写雾写云写雨写太空”,申明其诗歌的根源与使命,“诗人如大雁/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没有踪迹偶有几声嘶鸣/此声不影响春夏秋冬/却足以点亮夜空的星星”,肯定了诗人的价值。
此外,还有好多诗读着特别有味道。《白猫日记》里“白猫不再用冷峻/审视世界/它选择温柔的生活/目光和蔼知足常乐”,传递淡然的生活智慧。《睡在花里的诗人》里“我能想象到自己/睡在花里/也看到多年后/一个妙龄少女/摘花的瞬间/将我捧在手心里”,浪漫而深情,寄托了对作品生命力的渴望。《与熙熙攘攘的世界为邻》里“清风邀我对酌的酒杯/被匆匆的路人打翻”,在热闹的滕州街上,有时候也想找个安静地儿,这种感觉咱都有。《南山不二词》中“合十的僧人与南山对拜/海潮在胸中涨落/摊开掌心/掌纹蔓延成山径”,读着就特别通透,“佛见众生亦如众生见我”,心也跟着平静了。《夕下归舟》里“舟到夕下/人总要扔出满舟的金银/丢掉美食美酒/抛弃无谓的喜乐烦忧”,老了就该放下执念,“唯有撑篙缓行的银发老者/舟舱空空/一路与天地山水为友”,看!活明白后的日子多自在惬意。
《飞絮》里“我仇恨思念/恐惧灼心的孤单/你说那不叫孤单/孤单往往行得更远”,聊起思念,谁都有话说;《倾斜的秋日》里“如若秋日倾斜/我们会拉长自己的影子/再一次欣赏世界/我们会发现来时不曾见到的趣事”,秋天在咱滕州看影子,还真有这感觉;《滴星辞》里“今夜无星/星星以雨的形式滴落”,把下雨天想象成星星滴落,这想法特别有意思;《残风记》里“觉悟如同暗夜里的璀璨星辰/让心灵远离黑暗之苦”,想通事儿的时候,就像心里亮了灯;《山魈说》里“小时候/误以为山魈是变戏法的手艺人/长大后/才知道它是吃人的妖怪”,咱小时候都听过不少故事吧,但大多数都是长大后才懂得了真相;《天涯是未启程的远方》里“脚步未曾到达的地方/便是海角天涯”,远方总在心里;《菖蒲谔谔》里“枫荷梨藤千夫诺诺/浑浊的沟渠/流不出清澈的小河。”“枫荷梨藤”本各有风姿,却在此处沦为“千夫诺诺”的附和者,用植物的群体性姿态隐喻世俗中随波逐流的众生相,“惟有菖蒲默默地挺起脊骨/以谔谔之士的风姿/活成照耀人间的火把/在黎明来临之前/刺破黑暗燃烧自我”,“菖蒲”的坚守并非为了个体的彰显,而是以自身的光芒对抗黑暗,为黎明的到来铺垫希望。这种牺牲精神,让“谔谔”的内涵从“直言”延伸至“担当”,完成了对精神人格的完整塑造。
咱滕州能出陈昂这么个诗人,创作出如此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篇,是我们共同的骄傲。他的诗歌,扎根于家乡沃土,映照着我们的生活点滴与情感世界,充满了对故土的热爱。
书香渐浓,盛会将至。如果想更完整地感受这位家乡诗人的才情,更深入地读懂他笔下生活的温度与力量,建议大家去读读他的新书《我把生活忙成了春天》。书中汇聚了他对生活最真挚的感悟,也藏着能让咱在平凡日子里找到光亮的智慧。说不定书展上还能见到这本好书呢,不管是在外地打拼的滕州人,还是守着家乡的咱,都能从书里读出熟悉的感动,汲取前行之力。
这位从滕州走出去的诗人,如今正带着他的才情走向更广阔的天地。2025年5月,陈昂受邀担任“三亚市旅游服务质量体验官”,与三亚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展开深度合作。近段时间他深入三亚的东岸湿地公园、椰梦长廊、南山、蜈支洲岛等核心景区,用文字为这座海滨城市画像,写出了《三亚手记》《小洞天的山》《蜈支洲岛拾句》《椰梦长廊游记》《玫瑰谷的黄昏》《卖椰姑娘》等一大批诗作。就像那首《三亚手记》里写的,“一万次潮汐翻开贝页经卷/东岸湿地公园的棉凫/依水而眠/椰梦长廊两侧的椰子树/宛如商周时期的青铜编钟”,短短几句就把三亚的椰风海韵写活了,发布半小时浏览量就突破了10万,不少网友都跟着他的诗向往三亚的浪漫。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笔下的《卖椰姑娘》不仅以诗传情,更引发了游客的“寻踪热潮”,诗中“古铜色的手臂托起青色海洋”“笑容里藏着整座海岛的清爽”等鲜活描写,让无数来到三亚的游客,特意走进椰林、漫步海滩,盼着能遇见那位“守着比海浪更绵长的守望”的卖椰姑娘,感受诗句里的海岛温情。据报道,这些诗歌之后会结集成册出版,用诗歌为文旅赋能,让更多人透过文字看见风景。
从滕州的红荷湿地到三亚的蔚蓝海岸,陈昂始终用诗歌记录着天地与人心,这样的家乡诗人,咱更得好好读读他的诗,好好聊聊他的事,让更多人知道咱滕州的文化底蕴!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