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下午,“诗颂山河·薪火相传”——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诗词朗诵会在深圳市福田少儿图书馆圆满举办。
这场由湖南省诗词协会岭南儒商诗会携手深圳市长青诗社等单位主办的活动,由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粤港澳文化发展委员会、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大湾区诗词工作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深圳市福田区儿童图书馆香蜜分馆、深圳市福田区艺文儿童文学院等单位承办,深圳市宝安区诗词学会、深圳市君涔建筑装修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协办。
活动汇聚了粤港澳大湾区各界代表。活动以诗词、诗歌艺术重温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抗战精神,用四大篇章50多个精彩节目,充分展现了从抗战历史到新时代豪情的壮阔画卷。
主办单位湖南诗词协会岭南儒商诗会会长贺贤赟同志由于另有公务安排,通过视频讲话的方式,介绍了岭南儒商诗会的宗旨和发展历程。他表示,诗会始终将诗词创作与家国情怀紧密结合,此次通过诗歌朗诵会重温抗战记忆,是对“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的深刻践行,展现了新时代儒商的责任与担当。他说“新时代的儒商,既能驾驭市场的风浪,亦能守护文化的星火;既能在商海中破浪前行,亦能在诗行里铭记初心。”
岭南儒商诗会常务副会长李国坚致欢迎辞,他代表主办方岭南儒商诗会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他指出,本次活动特别注重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希望通过诗词让年轻一代了解历史、敬畏牺牲,珍惜和平。他表示,我们要不负新时代担当与使命,传承英雄精神,以担当扛起时代责任,用奋斗捍卫和平。
深圳市长青诗社常务副社长盛月富,深圳市福田区艺文儿童文学院院长周艺文,栗山诗歌学会会长周瑟瑟老师等也在会上作了发言。他们表示,用诗词来凝聚文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诗歌是历史的回响,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我们有责任通过诗词来传承抗战精神,让抗战历史的记忆在诗词中永生。他们的发言对活动的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能有更多类似的活动,让诗词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岭南儒商诗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石成宣读了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粤港澳文化发展委员会冯丞疆会长发来的贺信。贺信指出,本次活动以诗词演唱为媒介,融历史回顾、艺术表达与精神传承于一体,具有深远教育意义和文化价值,可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抗战历史与文化的研究传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
朗诵会分为“序章·忆峥嵘”“诗韵·颂英魂”“乐章·展豪情”“华章·传薪火”四个章节,汇集了彭发生、彭崇谷、蔡建和、冯丞疆、陈作耕、易庆安、高源、王罗方、罗胜前、郭力宜、丁建荣、周兴海、姜晓玮、子豪、裔均、盛月富、唐国华、左泽亮、张树华、卢敬兵等湘粤两地50多位知名诗人创作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诗词诗歌进行朗诵和演唱。
本次活动由著名作家、诗人、艺术家冯丞疆、周艺文担纲总顾问;著名诗人贺贤赟、周瑟瑟任总策划;李国坚为总监制;钟晴担任总导演,与著名主持人赵忠共同主持活动。同时,来自深圳的多个艺术团体以及三十多位才华横溢的朗诵家、歌唱家齐聚一堂,以多种艺术形式共同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其中,深圳宝安参战老兵合唱团以饱满的热情和铿锵有力的歌声,演绎了《我是一个兵》《参战老兵之歌》等经典曲目。他们不仅展现了老兵们独有的风采,更流露出对国家深沉的忠诚与热爱。这群曾为共和国做出特殊贡献,又在深圳改革开放前沿继续发光发热的老兵,让全场观众肃然起敬,掌声雷动,以此向他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朗诵环节,橦声大学堂则以大合诵的形式,深情演绎了《诗意中国》《不朽》等作品,用声音勾勒出一幅幅壮丽的画卷。刘晓波、黄金荣、阳纪香、赵志刚、叶妙玲、吴林柯、童培风、钟晴、陈奕智、许敏敏、赵莲英、袁麒、阿哩、黎戈、陈荣荣、齐兆刚等朗诵者,以岭南儒商诗会、长青诗社等诗人的原创诗歌为载体,回望抗日战争那段峥嵘岁月,讴歌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展现了新时代的传承与担当。
老战士军乐团团长邓彤君实力献艺,以巴乌奏出《竹楼情歌》的醇厚悠扬,用长笛演绎《美丽之路》的清亮灵动,其高阶水准的情感表达,让每一曲都令人沉醉。紫叶团队则带来了葫芦丝演奏《万疆》,悠扬的旋律,让观众感受那份深沉的爱国情怀。
歌唱方面,深圳十佳歌手谢静深情演唱了《英雄赞歌》,用歌声向英雄致敬。王湘以富有感染力的歌声传递《我心属于军旗》的炽热情感,伴舞编排贴合旋律,让整支表演既深情又有力量。而张声萍、向云秀、百灵李、李慧、张玲芝等歌手则分别演唱了《深圳放歌》《最美的歌儿唱给妈妈》《回延安》等歌曲,每一首都饱含深情,抒发了对祖国的诚挚之爱,让现场观众沉浸在浓浓的爱国氛围之中。
本次活动将传统诗词、诗歌艺术与现代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既回溯了中华民族不屈的抗争历程,又展现了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奋进前行的精神风貌,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也通过诗词艺术让广大青少年深刻理解了抗战历史,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承与创新,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通讯员/唐石成 摄影/雷达)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