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苏轼的弟弟苏辙有多厉害,为捞哥哥差点当皇帝,苏东坡:弟弟救我

6 已有 71 次阅读   2025-08-24 10:01
原创 苏轼的弟弟苏辙有多厉害,为捞哥哥差点当皇帝,苏东坡:弟弟救我
郭哥文化 2025-08-23 10:21
苏轼,作为我国历史上享有盛誉的美食家、书法家和文学巨匠,几乎是人尽皆知。然而,苏家并非只有苏轼一个人出类拔萃,他的弟弟苏辙也在许多方面展现出了不亚于苏轼的才华和智慧。事实上,苏辙在某些领域的成就,甚至可以说超过了他那位著名的哥哥。
尽管苏轼在文化上的造诣堪称一绝,但他为官生涯却一直充满波折和坎坷。尤其是他的后半生,几乎都在一次又一次的贬谪中度过。面对种种政治斗争和陷害,苏轼的生活困境屡屡出现危机,然而,他能够多次从深渊中被救出,背后无不离不开他那位义薄云天的弟弟——苏辙。令人震惊的是,苏辙为了拯救哥哥,差点亲自登上皇帝宝座,苏轼在临终时或许会感慨道:“弟弟救我。”
第一次搭救哥哥:从宫廷试卷开始
苏轼的生活可谓风雨不断,官场上他屡次遭遇对手的攻击。最初的政治风波中,苏辙的一次行为便为兄长苏轼带来了关键的帮助。苏辙参加科举的最后一关时,展现了他非凡的勇气与直言不讳。在殿试时,他公开批评当朝的皇帝无能、治国不力,尽管这些话的确让许多人感到震惊,甚至让他自己陷入了困境,但他依然选择坚持自己的信念,毫不畏惧。当时,一些朝中官员对苏辙的直言敢为表示钦佩,但更多人则因怕牵连而保持沉默,有些人甚至幸灾乐祸,想要他受到惩罚。
尽管苏辙才华出众,但由于试卷内容极其激烈,最终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皇帝虽然没有立即处置他,但还是给了他一个相对低微的官职,负责审查和校对书籍,表面上给了苏辙一个“台面”职位。此时,苏辙已经显现出自己的智慧和刚烈性格,开始逐渐为哥哥苏轼的未来铺路。
第二次搭救:亲情的极限
时光荏苒,随着王安石的变法逐渐实施,苏轼和苏辙站在了历史的对立面。苏轼一向以直言敢谏而著称,他在朝中因反对变法而被卷入了政治漩涡,最终被定为“欺君”之罪,朝廷的重罚几乎将他打入绝境。当时,苏辙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去上书,恳求宋神宗宽恕苏轼。然而,初次求情并未如愿,反而使得苏辙也受到了责罚。
但苏辙并未放弃,他毅然决然地再次上书,提出愿意为哥哥交换自己的官职,甚至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求皇帝宽容。这种骨肉至情的亲情感动了当时的皇帝,最终他答应了不致于苏轼丧命,虽然还是决定将他贬职。然而,苏辙的坚定与无畏为哥哥保住了命。
第三次搭救:从亲情到权力
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苏轼的支持党派终于上台,兄弟俩也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此时的苏辙已经成为了护军,职位上升并且掌握了实权。然而,这一切的改变并未让苏轼消停,他依然性格刚烈,一心捧着自己的信念,面对党内勾心斗角,依旧无法容忍权谋之事。正直的他最终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再度被贬谪。
这一回,苏轼的困境更加严峻,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保障。尽管如此,苏辙依旧全力支持自己的哥哥。当苏轼在惠州做了一个小小的知县,他尽全力用自己的财力支撑哥哥的工作,甚至把家里所有的财物都典当了,为的是确保哥哥能够继续施行自己的仁政。然而,这也让他们两个家庭几乎陷入了贫困。
苏辙的伟大:在朝为宰相,力挽狂澜
在苏轼再度升迁之际,苏辙也已经成为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苏轼的个性并未改变,在日常饮酒作乐之后,他总爱作诗讥讽时政,结果再次遭遇了麻烦。他所作的诗歌暗讽朝政,最终被敌人送到皇帝手中。这一次,皇帝愤怒至极,决定将他流放到海南。那时的海南荒凉不堪,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囚岛”。
苏辙虽已是宰相,但无奈皇帝愤怒难解,尽管他再次上书请求,但这一次,求情已经毫无效果。苏轼到了海南后,反而在这片土地上大展宏图,做出了许多成绩,渐渐改变了人们对他的看法。最后,在宋徽宗的大赦令下,苏轼得以被赦免,重新回到了朝廷。
结语:无私的兄弟情谊
回顾苏辙的一生,他几乎将自己的所有心血与努力,投入到兄长的救援之中。无论是在仕途上、在家庭中,苏辙始终秉持着对哥哥苏轼的深厚感情。血浓于水的亲情成为了他不断前行的动力,也多次救了苏轼的命。倘若苏辙早些年再年轻一些,或许我们真的会看到他登上那个最高的宝座,成为一代帝王。然而,历史给他和哥哥安排的,却是各自独立而非依赖的命运。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