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当处暑的微风轻轻拂过,我们仿佛能听到夏天渐行渐远的脚步声,秋天正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处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宛如一位温柔的使者,悄然收起夏日的炽热,带来了丝丝凉爽与宁静。
在这诗意的时节里,古代的诗人们用他们的妙笔生花,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诗词,或描绘处暑时节的迷人景色,或抒发内心深处的感慨与情思,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十首经典的处暑诗词,去领略那穿越千年的秋之韵味。
1.《长江二首・其一》——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草印禅心。
放鹤婆娑舞,听蛩断续吟。
极知仁者寿,未必海之深。
处暑过后,凉爽的天气仿佛价值万金,让人倍感珍惜。头发花白的诗人历经世事沧桑,在这新凉的时节里,看到青草,心中的禅意愈发深刻。他放飞仙鹤,看它们自在起舞,聆听蟋蟀断断续续的吟唱。诗人深知有德行的人会长寿,就像这秋天的宁静与美好,有着无尽的深意。这首诗开篇便以 “新凉直万金” 写出了处暑新凉的珍贵,让人瞬间感受到那份惬意。而后几句通过对诗人自身状态和周围事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读来让人的心灵也仿佛得到了净化。
苏泂笔下的处暑带着清新的凉意,而同样感受到这份凉爽的,还有唐代的白居易,他在曲江边,因这处暑的景致而生出了别样的感慨。
2.《早秋曲江感怀》—— 唐・白居易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池上秋又来,荷花半成子。
朱颜易销歇,白日无穷已。
人寿不如山,年光急于水。
青芜与红蓼,岁岁秋相似。
去岁此悲秋,今秋复来此。
处暑来临,暑云渐渐散去,凉风轻轻吹拂。池塘里,秋天再次光顾,荷花已有一半结成果实。诗人由眼前的景色,不禁感叹时光易逝,青春容颜容易消逝,而日子却无穷无尽。人的寿命比不上山峦长久,时光流逝比流水还快。每年秋天,青草和红蓼似乎都相似,可诗人去年在这里悲叹秋天,今年又来到这里,心中的愁绪依旧。这首诗前四句生动地描绘了处暑的景色,后几句则借景抒情,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的无奈与感慨,让读者也能感同身受。
白居易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着处暑的变化,而宋代的吕本中,却在异乡体会着与故乡截然不同的处暑滋味。
3.《处暑》—— 宋・吕本中
平时遇处暑,庭户有馀凉。
乙纪走南国,炎天非故乡。
寥寥秋尚远,杳杳夜光长。
尚可留连否,年丰粳稻香。
往常遇到处暑,庭院中总有阵阵清凉。可诗人在乙纪年来到南方,这里的炎热天气与故乡截然不同。在这遥远的南方,秋天似乎还很遥远,夜晚漫长。诗人不禁思考,是否还能留在这里呢?最后一句 “年丰粳稻香”,暗示了这里虽炎热,但有丰收的希望,也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复杂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对比故乡和南方的处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独特感受。
吕本中在南方感受着处暑的炎热,而同样是处暑时节,王之道却因一场及时雨而心生喜悦。
4.《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
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
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
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
在处暑期间,遭遇了大旱,千里大地一片干涸,人们急切地盼望降雨。终于,夜晚听到了屋檐上雨水流淌的声音,清晨看到山间雾气升腾。处暑过了三天,这场雨让高原上的土地都得到了滋润。诗人因为这场雨而欣喜不已,庆幸干旱的土地终于摆脱了干涸的困境。诗中先描绘出大旱时人们的期盼,再写降雨后的喜悦,对比强烈,充分展现了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和这场雨带来的喜悦之情。
这场处暑后的雨缓解了旱情,而仇远则在处暑后的风雨中,感受到了天气的骤变和生活的气息。
5.《处暑后风雨》—— 宋・仇远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
一阵疾风驱赶着急雨,将残留的暑气一扫而空。诗人在这瞬间感受到了天气的炎凉变化。风雨过后,纸窗似乎有了缝隙,让人感觉凉意,曾经扇风的纨扇也没了用处。此时,儿子正在诵读《秋声赋》,这让诗人不禁想起了欧阳修(醉翁)。这首诗通过对处暑后风雨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天气的变化以及诗人由此产生的联想,充满了生活气息。
仇远在风雨中感受着处暑的凉意,而张嵲则在山中体会着与尘世不同的处暑寒意。
6.《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宋・张嵲
尘世未徂暑,山中今授衣。
露蝉声渐咽,秋日景初微。
四海犹多壘,余生久息机。
漂流空老大,万事与心违。
尘世中暑气还未完全消散,可山中已经到了添置衣物的时节。露水中的蝉声渐渐微弱,秋天的景色刚刚开始显现。四海之内仍然战火纷飞,诗人早已对世事心灰意冷。漂泊半生,如今已年老,可万事都不如意。这首诗将山中与尘世的不同气候进行对比,同时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情感深沉。
张嵲笔下的处暑带着一丝萧瑟与无奈,而元稹则在处暑时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7.《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唐・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处暑时节,老鹰开始大量捕杀鸟类,仿佛在祭祀;秋天的气息越来越浓,树叶在风中飘落,天空高远,让人难以捉摸。此时,庄稼成熟,风停后能听到草虫的吟唱。诗人悠闲地酌着酒,调着琴,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诗中通过对处暑物候和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元稹享受着处暑的宁静,而清代的胤禛则将处暑与神话传说相结合,赋予了处暑别样的浪漫。
8.《处暑》—— 清・胤禛
天上双星合,人间处暑秋。
稿成今夕会,泪洒隅年愁。
梧叶风吹落,璇霄火正流。
将陈瓜叶宴,指影拜牵牛。
诗人将天上牛郎织女的相会与人间的处暑秋天联系起来,在这个夜晚,诗人可能在书写着关于七夕和处暑的感慨,心中既有相聚的喜悦,也有过往的忧愁。秋风吹落梧桐叶,天空中星斗流转。人们准备好瓜果,对着影子向牵牛星祭拜。这首诗构思独特,将神话传说与处暑时节相结合,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胤禛的处暑充满了浪漫色彩,而陆游则在处暑时节,享受着闲适的乡村生活。
9.《闲适》—— 宋・陆游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
柴门傍野水,邻叟闲相期。
在陆游看来,四季都有令人欢喜之处,但初秋时节最为美好。自家的柴门靠近野外的河流,诗人与邻家的老者相约一起闲聊。诗中短短几句,便描绘出一幅闲适、惬意的初秋乡村生活图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
陆游的处暑是闲适惬意的,而张穆笔下的处暑山居生活,同样充满了诗意与情趣。
10.《处暑》—— 明・张穆
一岁频过处暑天,单衣林麓胜情偏。
田无负郭供公役,邻有藏书借为编。
山市每欺沽酒近,岩居深德种桃先。
宵来疏雨添无赖,尽夜绳床恣意眠。
诗人每年都会经历处暑,在这处暑时节,穿着单衣在山林间漫步,感觉格外惬意。自己的田地不用承担繁重的赋税劳役,邻居有藏书可以借来阅读编辑。山间集市虽小,但能买到酒,住在山里还能先欣赏到桃花盛开。夜晚的一场疏雨,让诗人索性在绳床上尽情安睡。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处暑时节悠闲自在的山居生活,充满了诗意和情趣。
这些经典的处暑诗词,宛如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为我们展现了处暑时节的万千景象和古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在这个处暑,让我们伴着这些优美的诗词,感受秋天的韵味,品味生活的美好。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