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术动态] 语文课本里的诗人全活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合集

2 已有 67 次阅读   2025-08-14 08:18
语文课本里的诗人全活了!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合集
校长传媒 2025-08-13 20:36
123
《千古风流人物》这部纪录片是难得一见的历史人物传记佳作。与很多古诗类纪录片更喜欢聚焦于解读诗歌本身不同,这部片子聚焦于诗人们的一生。以影视再现+名师解说的形式,通过实景体验、人物演绎、专家解读、诗词赏析四个环节,带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他们创作时的欣喜与悲情。不仅可以让孩子了解诗人们的一生,还能深刻理解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为方便大家观看,特将这部纪录片整理为合集,赶紧收藏分享吧!
《千古风流人物》第一季纪录片,将目光聚焦中国历史上现象级的文化名人,解读李白、李商隐、辛弃疾、柳永、杜甫、曹植、杜牧等七位人物的生平经历和艺术成就。
通过再现七位文化名人的人生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的旷达超脱、辛弃疾的满腔热血、杜甫的忧国忘家……
纪录片不仅画风很美,还通过影视再现+名师解说的形式,演绎诗人所处时代的环境、风土人情和写诗的心境,以小窥大,让人们从中了解中华文化内涵。
点击下方标题跳转观看
第一季
第二季
《千古风流人物》第二季,带领我们走进陆游、陶渊明、李煜、白居易四位文化名人的人生旅程。
片里的人物故事跌宕起伏。他们或在朝堂上仗义执言,或被贬官而怅然若失,或成为亡国奴而撕心裂肺……
故事新鲜真实,代入感强,让我们在感受他们的快乐、痛苦与失落,与他们结伴相行于历史长廊的同时,也与诗人产生了跨时空的同理心。
点击下方标题跳转观看
第二季
第三季
《千古风流人物》第三季拍的是苏轼、李清照、欧阳修,每人4集,每集约30分钟,豆瓣评分9.1。
纪录片延续了前两季的风格,制作精良,图片精美。要从众多版本的史料记载里,抽取整理出来人物的生平,把它拍出来,这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其中还有各种争议。学者的补充解说,让我们对人物有了更准确的认识。
点击下方标题跳转观看
第三季
朗读纯享
第三季
《千古风流人物》(第四季)该片将目光聚焦中国历史上现象级的文化名人,通过解读这些人物的人生故事与艺术成就,挖掘隐含其中共同的文化基因,并通过纪录片的当代表达方式,让观众喜闻乐见传播、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千古风流人物》(第四季)共20集,每集25分钟,包括《王维》《刘禹锡》 《柳宗元》 《孟浩然》《王勃》《李贺》6个人物。
点击下方标题跳转观看
第四季
第五季
《千古风流人物》(第五季)共20集,每集25分钟,包括屈原、韩愈、岑参、王昌龄、孟郊、鱼玄机6个人物。
“我们拍摄这个纪录片的定位不仅仅是人物传记,而是可以带领观众走进主人公的内心,把他们还原成一个普通人,解读他们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该纪录片总导演海金星说,我希望观众能够感悟他们的快乐,痛苦与失落。同时,通过呈现他们的经典作品,第结合历史时代背景,由此形成对这个人物的独特理解。
点击下方标题跳转观看
第五季
纪录片《千古风流人物》解说词(一)
01
千古风流人物
这里有诗人的横溢才华与柔情壮志,有英雄的满腔热忱与宏伟抱负,有众生的无尽执着与奋力挣扎、有个人的莫测命运与无奈抉择,现实的功利追逐与暗流涌动无法被善良赤诚所战胜,天不遂人愿,他们只能把对世人最深沉的爱付诸笔端。
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从他们身上,看到我们并非孤独地承受着生命的不快与厄运,从他们身上,我们感知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感知到天地不仁,但人间有爱。
对他们境遇的感同身受,是一次跨越时间、站在人生高度之上的回眸,在这回眸间,有我们可以战胜苦难的力量,也有我们可以戒骄戒躁的警示,于慨叹间,看见人生豪迈,看出洒脱从容,在善恶苦乐的交织中,是情感的起伏创造了不朽名篇,是于困苦中对初心的坚守成就了他们的心安与后世的敬重。
让我们在《千古风流人物》中探知那一个个不朽的灵魂,也在解说中感受那份澎湃与哀伤,在他们的故事中思索我们自己的人生。
01
李白
昔日的大鹏鸟,至今还没有实现扶摇直上的志向,面对司马承祯在阳台宫内留下的画作,李白怅然若失,他的思绪,飘荡在山涧丘壑,山的高远,水的悠长,天地物象的万千变幻,这些景象,大概只有司马承祯在世才能描绘出来吧。如今,当诗仙遗落在人间的一卷《上阳台贴》再次与世人碰面,谁人能不感慨于命运的眷顾,让我们仍能有机会与这位伟大的天才相隔千年,见字如面。
李白,从盛唐走来,举杯提剑,吟唱气象万千。他眼中的天空与大海,河流与山脉,似乎永远都散发着浪漫与俊逸的神采,虽然,作诗的才能没能给他带来仕途的成功,但当他站在盛唐的大地上,朝着过去与未来,唱出心中所有的喜悦、愤懑与狂想,他的生命本身,已经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安徽宣城有一座敬亭山,李白跑去看山,一生好入名山游的他,却发现眼前这座并不知名的山就像自己的老朋友,他呆呆地坐着,任时光在山谷的风中流逝,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当人生巨大的孤独袭来,没有了一向的豪言壮语,在这首安静的五言绝句里,李白似乎找到了灵魂的知己。
02
李商隐
后来的事实证明,令狐楚的教导、令狐绹的友谊,影响着李商隐的一生,然而不幸的是,在残酷的官场博弈和复杂的朋党之争中,情况不断变化,这些有利条件后来竟成了李商隐的枷锁,给他带来无穷的苦恼。当然,那些后来逐步发生的事,当下不能预知,所以此时李商隐的心情很好,甚至有点踌躇满志。
在经历数次落榜与复考之后,李商隐终于在朝廷谋得一个小职位,他渴望着被理解、被赏识,但内心的那份正义感,却使他不得不与大势背道而驰。
任你有五彩生花的妙笔,任你有致君尧舜的赤诚,在这片腐烂的泥沼里,也画不出万里绿荷。
03
辛弃疾
从北方的粗犷到江南的妩媚,当将军挥笔如刀,英雄气原封不动,文豪悄然登场。
历史完美地证明了辛弃疾的预言,可惜在当时,辛弃疾的报告没有得到任何重视,从山东到江南,从刀枪到笔墨,辛弃疾将不被理解的愁苦化作了满腔的悲愤,他想要抡圆了斧头,去砍掉那月宫里的桂树,因为它枝繁叶茂,遮去了人间太多的清光。
辛弃疾终究没有当上将军,却在词的世界中,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赢得了词坛飞将军的美誉,在词中,他迸发的豪气、描绘的乡村,800年来,不断地让人们激动和惋惜。
辛弃疾的一生,激情始终涌动,世事苍茫,他不停失望,但从未绝望,今天的我们,不必在醉梦中怀念家园,一阵清风、一口清茶,在和煦的阳光下,当指尖划过历史,眼前已是万里江山。
04
柳永
那是一个重视人才、鼓励读书的时代,作为文人,生活在北宋是幸运的,即便是得罪了皇帝的柳永,也要感激自己生对了朝代,北宋的官场对他关上了大门,但市井这块沃土堆拥着他、托举着他,他像田禾见了水肥一样拼命地疯长,淋漓酣畅地发挥着自己的才华。
歌舞升平的黑夜,尚能遮得住他的强颜欢笑,但当阳光再次洒满这座城市,他所有的遗憾和落寞,都将无所遁形。
玉冠缎靴的郎君公子来了又去,谁会聆听妓女的心事,千百年来,老天也就派了一个柳永来,他聪明博学,风流倜傥,妙解音律,最重要的是,他肯低下身来,看她们心上的伤痕。
即使仕途不顺,但在这群痴心人眼中,柳永是比帝王更耀眼的存在,在中国文学史的词坛上,他是永远的白衣卿相,谁又能说,这千年后依然动人的阙阙清词,不是他坎坷人生最好的陪葬。
05
杜甫
后世人说,李白从未老去,杜甫未曾年轻,但谁还没有一段裘马清狂的时光呢,大唐诗歌的两个巅峰,曾经并肩而立,又各自飘散,他们孕育在民族血气方刚的盛年,一位吟唱出了盛唐之歌的最高音,另一位则将带着我们望向这盛世过后的疾苦人间。
杜甫出生时,唐诗已经过了近百年的酝酿,一大批杰出的诗人,你来我往地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以天才的笔触、昂扬的激情,将诗歌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当大唐盛世的繁华渐渐滑向深渊,铿锵顿挫、独具风骨的杜诗,也正经受着时代的洗礼,渐渐呈现在世间。
《石壕吏》的故事早已结束,但诗人深沉激荡的思想情感,却一直引导着千百年来的读者,去体会那沉默中的言外之音。显然,他在写下这样的诗句时,考虑的不再是皇帝与权贵的品味,当人世间无边的苦难被他用笔墨饱蘸浓情,化为一篇篇刻骨铭心的五言七律,盛唐诗歌,也在雄浑浪漫的风骨中,铸就了一颗饱经沧桑的灵魂。
经历了凄风冷雨,杜甫在那样无眠的长夜,却想起了全天下流离失所的人们。历史与苦难,成就了这位独一无二的人间诗圣,如果可以选择,他一定还是希望,大唐,可以永远盛世和太平。
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沿着杜甫曾经走过的漫长旅程,无数的地方竞相建起了祠堂,他的家,在黄河岸边的巩义瑶湾,也在东都洛阳,在长安的少陵塬上,也在陇西的茅草屋里,在成都的浣花溪边,也在夔州的瀼水之畔,最后,却是在湘江上一条潮湿的小船里,故乡,究竟还有多远呢,他已拼尽全力,却似乎再也走不回去,《风疾舟中扶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这是杜甫生命中留下的最后一首长诗,公元770年的冬天,这位在后世文坛惊天动地的诗人,就这样满心牵挂地消失在了无休的战乱和无尽的漂泊中。
06
曹植
曹植身上背负了太多沉重的东西,尽管这并不是他所能选择的,他的才华,在为他赢得赞誉和赏识的同时,也把他裹挟进了权力斗争的中心,而后人生路径的转变,有其自己的错处,也有身在帝王家倾轧斗争下的不幸。如果他只是一个平庸无奇的曹氏子弟,也许还能在一块儿不算大的封地里,平安地度过余生;如果他是一个才华出众的异性世人,也许还能在曹氏政权里大放光彩,但现实没有那么多如果,有些事情便是从一出生就注定了。
无论历史的真相是什么,无论其中有多少的隐情和故事,我们终究是看到了一个痛心的结局。
洛神是否是甄氏,对于史学研究之外的人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家都只不过是找一个寄托而已,这本身就是艺术留给我们的最大慰藉,世界需要杀伐战斗,也需要几缕温存。
07
杜牧
回想起当年才子佳人、互相倾慕的美好,到无力掌控各自命运、就此相互别过的困苦,现如今红颜逝去、物是人非,其中凄苦只能言表于纸上,此时三十多岁的杜牧,已经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在命运面前,自己又何尝不是张好好呢。
“家在城南杜曲旁,两枝仙桂一时芳。禅师都未知名姓,始觉空门意味长。”原来在这世间,你所以为的才华,也许在某些人眼里,一文不值。
其实杜牧所谓的失败,无非是不能出将入相,可是唐朝那么多将军宰相,绝大多数都已在时间的缝隙之中风华脱落。彼时,也许他正行走在终南山蜿蜒曲折的小径上,穿过了霜叶尽落的枫林,回头怅望着长安城和巍峨的大明宫,转身向着山顶飘渺的白云深处走去。
《千古风流人物》解说词(二)
02
千古风流人物
古人在意的是功成名就,而后人在意的,却是他们的诗词歌赋。他们要的是生活,而后人要的,是精神的共鸣。于时人而言,竞争者希望他们远离朝堂,百姓们希望他们造福一方。而他们自己,愿建功立业施利人民,却经历宦海沉浮,忧愁苦闷。
他们的爱恨形成了一首首诗词,而他们的一生,却成了我们的深思慨叹。人生有诸多无奈,进一步是积极,而再进一步却成为执念。我们无法确定人生中的每一次失意是否终将迎来柳暗花明,但可以知道的是,生命可贵,时光易逝,我们要追求梦想不负年华,却也要保护生命不在追逐中蹉跎岁月。
在他们的一生中,几乎没有哪个人是能一直顺利的,他们的成就散布于一生中不相连的某几个时刻,现代快节奏的生活让我们觉得人生似乎要一气呵成,永远不能间断,而这种认知的压力才是人生真正苦闷的来源,所有古代的伟人们,能于贬黜偏远时饮酒作诗,能于罢官赋闲时歌颂山川田园,他们并非没有忧愁,但不同的是,他们不会停下精神前进的脚步。有无奈,亦有潜龙勿用的智慧,更有灵魂不甘平庸的执着。虽然有些崇尚自然是天性,但对于回归田园,也不过是对抱负的爱而不得,大丈夫欲兼而有之,时代不许,世道不许罢了。
如今这些时代的伟人们为我们所称颂,无非他们也曾遭遇忍饥挨饿的困境,却不肯为五斗米折腰,人生无奈良多,但并非完全没有选择,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选择屈从于生活,而他们,屈从于信念。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他们是矛盾的,但其实不然,那看似游走于出世和入世的两个极端,实则拥有同一个信念,他们不依富贵,不仗权势,他们向上攀爬,只为谋生与济世,可惜这被他们视之如腐鼠同时又可供他们发散光芒的瑶台,只被视为摘星台。在无意与有意之间,怎能相胜,善心多失意,善心常归田,但善心本厌争,善心本喜田,这既是他们的失意之处,却也是他们的得意之处。
我们常感人生困顿,但如果你看过古代才子们的遭遇,你就不会再抱怨自己的命运不公,与他们的才华相比,与他们的遭遇相比,我们尚不能称之为不如意,而那些放不下的脸面,放不下的梦想,事实上是多么微不足道,于人生而言,那些本不重要。
无论腰缠万贯,还是权倾朝野,抑或普通百姓,其实都有着同样的人生可能,每个人都逃离不开命运的起伏,只是苦乐各有不同罢了。我们所抱怨、所要改变的那个世界,却恰恰就是世界本身,千百年来,不曾变过,唯有接受现实,看清于自己而言,什么才最重要,学会选择,敢于选择,才能真正地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人生无常,但刀光剑影、弱肉强食,这个规则从来就没有改变过,只是表现形式变化了而已,政治永远活在现实生活中,而艺术,活在人们的心中。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这都像阴阳鱼一般,过度意味着毁灭,只有兼顾方能存活。而强求气质不符的另一面,不仅是虚伪,更是对生命的亵渎。有些人想要的权贵,有些人想要的恬淡,都是另一些人所不想要的,只可惜人们并不能完全决定自己的出身、地位、追求和机遇,我们身上有太多的东西受外界影响而无法自己掌控,但人生却是自己的,人生不过百年,也许最值得慨叹的,是闭眼之前的那一次回想,我成为了至亲至爱的期望,我成为了千万人艳羡的楷模,可我,却从未成为我自己。
我们可能悔恨、可能遗憾,自己未曾选择自己想要的诗与远方,但是未曾经历的,未必就是真的美好的,真的毫无缺憾的,历史用古人的选择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选择,无论何种际遇,生命都将充满遗憾,我们不能走入两条不同的人生道路,悔恨与怨愤同样无济于事、毫无意义。
活在当下,不是仅求一时之利,而是不悔不惧,在能选择时选择适合自己的,在不能选择时接受命运的挑战,在形势允许时奋力向前,在逐而不得后豪迈接受现实,努力在命运所给予我们的路途之中,看到春来,看到花开。
陆游
陆游终究没有成功北伐,幸而,他的武器不止是剑,还有一支笔,在诗歌史上,他用毕生的心血,把爱国主义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天,当我们再吟诵起那些勇武悲壮的诗句,有一种力量仍旧奔腾在血脉。
陶渊明
陶渊明深情地描绘着桃花源,但他穷尽一生也没能真正找到那个安乐祥和的净土,所以只能以纸笔在残酷的现实里,为世人编织出一个美丽的乌托邦。
李煜
李煜的词,历史上经多次遗失,目前学术界认定的,只有30多首,而李煜一生的悲情与荣耀,都藏在了这30多首词中,经历天崩地坼的人生巨变,深陷国破家亡的苦难深渊,李煜却直面人生长恨、命运无常,他用血泪真情书写的词作,成了人类普遍情感的代言人。当花瓣飘零,春水东流时,当人生长恨,独自凭栏时,人们总会在帘外潺潺的细雨中,在异国他乡的东风中,想起李煜。
白居易
朝堂上的白居易,教坊中的琵琶女,身份地位迥异的二人,却在此时此地有着同样黯然的境遇和前路,两个人之间产生了同情,产生了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就此让浔阳江边的邂逅,定格成中国诗歌永恒的经典和传奇。
苏轼
当年他和弟弟跟着父亲从四川眉山一同走出来时,没有想到此生再也无法回去,大宋朝堂的滔天巨浪,一次又一次劈头盖脸打向苏东坡,自20岁之后,他在大半个中国间往复飘零,可贵的是,在经受万千沉浮之后,苏东坡仍然保持一颗燃烧的赤子之心,他用常人难以估量的胸襟,释怀了多少冤屈和折辱,上千年来,他的经历和文字、他独特的人格魅力、超然的人生境界,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和喜爱。
李清照
这一年李清照四十四岁,此时,她已褪尽东京少女时期的娇媚,也不再有青州归来堂中的悠闲,乱世的硝烟战火,把一位温婉多情的女词人,渐渐历练成一位内心无比强大、目光更加高远的千古词宗。
王维
从大漠风沙,到山林清泉,变化的不只是岁月,更是对人生的理解,王维的心逐渐变得平静,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无论社会如何黑暗混乱,也会有人生活的很快乐,无论社会如何繁荣兴盛,也会有人生活的很疲惫,而每个人只能管自己所能管的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刘禹锡
30多岁时,刘禹锡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是晴空一鹤的潇洒壮阔,50多岁的刘禹锡阅尽千帆,乐观不改。
柳宗元
如果没有柳宗元,柳州不会是今天的模样。他的一生,经历了显赫世家的书香遗韵,经历了家道衰落的尴尬无力,经历了少年显达的高歌猛进,也经历了永贞革新后的失意消沉,在永州十年苦等之后,迎来了再贬南荒的彻底绝望,但他用脍炙人口的诗文名篇,记录下自己挣扎苦楚的心路历程,来到不惑之年,他终于用自己毕生的才华和心血,照亮了一方荒芜的天地,是他,最早点亮了柳州的文明教化之光,被百姓世代尊称为柳柳州,辗转半生,他终于可以知行合一,践行自己的利民思想,成为他年轻时在文章里所写的种树人。
孟浩然
孟浩然一生都对自然之美有一种无名的喜悦,他向往做一个不问世事、冲淡清雅的隐士,却被文人士子应该建功立业的时代思想所裹挟,用了半生的时光为仕途奔波,某种程度上,孟浩然有着和现代人最为契合的性情,他的欢喜与忧愁,和我们如出一辙,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鹿门山的草木岁岁枯荣,江湖风波浩渺,孟浩然已经走入历史的深处,但他留下的那些清新灵动的诗句,却轻拂起山水田园的清雅之风,飘散至今,生命的最终,我们愿意相信,当诗人转身走向他深情爱着的山水田园时,曾得到了诗中的那份释然,不必再频频回首。
王勃
自身的惊世才华,再加上统治者的青睐有加,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历史都已经给王勃铺就了一条花团锦簇的大道,如果一切顺利,他很可能成为李贤的房玄龄或魏征,从而开创一番事业,名垂青史,但是,接下来的王勃,用自己急转直下的人生际遇告诉所有人,福祸相依本是常态,这世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旦走错所要付出的代价,也许,要用一生来偿还。
屈原
屈原,这个战国时期最浪漫的男人,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楚国,却终究还是错付了,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他一生的写照,这个一生为理想而战的殉道者,最后只留下了他的执念。
王昌龄
回看他的一生,他好像被命运扼住了喉咙,他生来豪气云天,却一辈子被贬,东奔西走,在蹉跎中走过一生,如果要问他的遗憾是什么,那就是,他向往边功,可未能征战沙场,他才华出众,却遭小人妒忌,含冤而死,生如逆旅多断肠,一叶扁舟以渡江,这样一位伟大诗人,人生亦不过惨淡收场,这是王昌龄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