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 立秋诗词
2025-08-06 17:29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图书馆
发布于:北京市
又遇立秋时
始惊三伏尽
立
秋
立秋诗词
唐代刘言史的《立秋》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明代夏元英的《立秋》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唐代白居易的《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
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
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
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立秋七月节》
不期朱夏尽,凉吹暗迎秋。
天汉成桥鹊,星娥会玉楼。
寒声喧耳外,白露滴林头。
一叶惊心绪,如何得不愁?
宋代刘翰的《立秋日》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宋代方岳的《立秋》
秋日寻诗独自行,藕花香冷水风情。
一凉转觉诗难做,付与梧桐夜雨声。
清代王典的《立秋》
秋虽不自言,举世晓其至。
今当与秋期,风日宜有异。
不可拘往时,引人以愁意。
聊看一叶飞,我亦自能醉。
末伏夏尽 等待收获
我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接着,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编辑:赵晓芳 审核:王士卿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