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照邻,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人,初唐诗人。
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尉。
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
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1、《送二兄入蜀》
卢照邻〔唐代〕
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游子要踏上关险山高的旅途,这里是繁华热闹的长安城。
在这里我们分手告别,默默相望哀伤得说不出话。
此诗的画面简单,而画外音却颇丰富,形象再现了诗人与其兄弟之间情深意厚的心灵侧面。
2、《浴浪鸟》
卢照邻〔唐代〕
独舞依磐石,群飞动轻浪。
奋迅碧沙前,长怀白云上。
浴浪鸟独自飞舞时紧依着磐石,群飞时轻轻地掀动波浪。
奋力快速地在碧沙前飞过,心中总是怀着冲上云霄的志向。
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静相宜的自然画面,诗中以物喻人,诗人把自己比成浴浪鸟,胸怀白云上,志向高远。
3、《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卢照邻〔唐代〕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九月九日登上玄武山远望山河,回归故乡的心思、回归故土的期盼,浓得如眼前聚集的风尘。
身在别人的家乡我们一起喝下这菊花酒,我们离家万里,望着大雁飞过的天空,心中有着一样的悲伤。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恰逢重阳佳节,登高远眺时的所见所感,抒发其浓烈的思乡归家之情。
4、《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唐代〕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在色彩华丽的灯光里,夫妻举办芳宴玩乐庆祝,精致的灯具下,年轻人显得更加光鲜艳丽。
灯光绚丽的色彩遥遥看来好像分开了大地,繁多的灯火远远的点缀着天际。
连接天河的灯光烟火好像是星星坠落下来,靠着高楼的灯似乎月亮悬挂空中。
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此诗从远、近两个角度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眺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与元宵灯笼相映成辉,使元宵灯节增添了无限情趣。
全诗对仗工整,遣词构思巧妙,入情入景,色彩绚烂,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欢愉之情。
5、《元日述怀》
卢照邻〔唐代〕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我的官职低微还未达到中等官位,还是归家种地做隐居方外之臣。
今天人们高歌欢饮庆贺元日的美酒,早开的鲜花也起舞迎接大唐春日。
嫩绿的草色掩映着通往居室的小路,美好的风光惊动了我的四邻。
但愿人生永远像元日这天一样欢乐,年年岁岁四时风物都如此新鲜。
全诗构思新颖,情景交融,一气流注,先写美妙之景,后抒欢悦之情,反映出诗人恬淡的心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6、《初夏日幽庄》
卢照邻〔唐代〕
闻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林壑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侵塘。
钓渚青凫没,村田白鹭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听闻有隐居山林的居士,傲然的坐在清幽的山庄之中。
林间人烟稀少,风烟和鸟的踪迹时隐时现。
瀑布的水中让人清凉得和秋天的凉意一样,垂下的青藤蔓引来了夏天中的凉爽。
已经长高的苗木将田垄上覆盖完全,荷花已经长满了半个池塘。
垂钓在水中小空地上,青色羽毛的野鸭出没水中,村里水田上白鹭飞翔。
知道居士的才华横溢,我还在等到你的芳名传到我这偏远海边。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洁隐士居于幽静山庄的闲适生活画卷,表现出对隐士高洁品格的赞美和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