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院二小松》
李群玉〔唐代〕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大意:
两株小松为这普通的小院增添了一抹幽趣之色,小松初生的枝叶如堆烟般挂在松树上。
从此静静的书窗外便有了松声竹韵,如古琴般悦耳,在读书之余更添了一份清幽。
赏析:
诗人的书院中刚刚移栽了两棵小松树,诗人乘兴而为作此诗。
首句以“幽色”形容小松的色泽,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这里的“一双”不仅指两株小松,更寓含它们相互映衬、和谐共生的美好寓意。
而“出凡尘”则直接点出了小松的不同凡响,仿佛它们是从尘世之外降临的精灵,清新脱俗,令人眼前一亮。
次句进一步细腻地描绘了小松的形态。
以“数粒秋烟”形容小松的针叶,轻盈飘逸,如烟似雾,给人以朦胧之美。
“二尺鳞”则巧妙地比喻了小松的树干,斑驳粗糙,宛如鱼鳞,既形象又贴切地展现了小松树干的独特质感。
同时,“鳞”字也暗示了小松虽小却蕴含着顽强的生命力,令人敬佩。
三、四两句是从小松所带来的意境入手,表达了诗人对小松的喜爱与赞美。
小松的针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碎的声响,如同琴声一般悠扬动听。
这琴声不仅伴随着诗人静谧的读书时光,更让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
“琴声”不仅指小松发出的声响,更象征着一种高洁、清幽的意境,与诗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这首诗咏小松,前三句从色、形、声写来,突出其别具一格的神韵,小松的形象已然树立;末句写松风长伴读书人,进一步扣合了题旨。
全诗用语别致传神,描摹真确,咏松而翻出新意,别具情韵,是一篇富于独创性且颇具情味的诗作。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