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水画,意在笔先,有条不紊 干果的精彩生活er 2025-02-02 10:15 毛笔作画,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因为笔墨在宣纸上不能涂改,所以不能有半点疏忽差错。每笔都要考虑以便解决形象问题、远近虚实问题、情感问题。古人讲“下笔便有凹凸之形”。 笔的轻、重、虚、实、强、弱、浓、淡、干、湿都要恰如其分
-
原创 玄奘晚年被弟子质疑,跌入水坑数天后去世,留下2字遗言鼓励后人 萌可可说娱乐 2025-01-30 17:28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这是明代吴承恩专门给自己的《西游记》写的诗,算是一个另类的广告,而西游记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其中的孙悟空更是被无数人视为童年。 不过,真实的西
-
薄春雨:“画圣”吴道子白描水墨观音及其传派源流考 古籍 2025-01-22 00:01 “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在我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他的大慈悲精神与中华民族仁义存心的教化相融会,已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和组成部分。佛教在中国唐代最为繁盛,观世音菩萨的精神与教化及形象,在唐王朝普及和弘
-
丛文俊|从自然崇拜到自我欣赏:书法之“神”及其衍伸 红楼旧梦 2025-01-20 19:55 1991年,笔者曾应《书法报》之邀,为其撰写古代书论常用重要词语考述二十五篇,“神”即在其中,限于字数,不免太过简略粗疏。后在《传统书法批评词语的语义系统与词群结构初探》一文中再次析说,虽有所增益,
-
怀素《醉僧帖》奔放流畅,神采动人 2024-10-19 18:31 发布于: 河南省 释文:人人送酒不曾沾 终日松间挂一壶 草圣欲成狂便发 真堪画作醉僧图 怀素的《醉僧帖》,犹如一坛陈年佳酿,历经岁月沉淀,墨香四溢,醉人心扉。这幅书法瑰宝,仿佛是怀素大师在月华如练的夜晚,以笔为舟,墨海泛舟
-
梅墨生:黄宾虹的画为什么难以被人认同? 古籍 2025-01-17 00:01 黄宾虹的画为什么难以被人认同?因为他的绘画里文化含量太重,他的绘画里审美历史感太苍凉,他的绘画不像当下满街走的靓女那样打扮入时,也不像张大千和吴湖帆的绘画那样靚丽,所以欣赏他的画需要人生阅历,需要文化积淀,需要美
-
原创 苏轼书法遭受非议,仍稳坐“宋四家”之首,究竟是为什么? 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 2025-01-15 13:30 提到苏轼大家都不陌生,他的《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一直在语文课本上,“为难”过许多的学生,伊能静的《念奴娇》也曾是用来背诵的辅助工具。前段时间网络上出现过段子,苏辙为了救哥
-
山水画中松树的人文寓意 一品书画 2025-01-13 16:27 山水画中的松树,作为常见且重要的自然元素,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寓意与人文情怀。 一、长寿与永恒 松树四季常青,生命力旺盛,是植物中的寿星,有“百木之长”之美誉。民间广为流传着“寿比南山不老松”、“松鹤延年”的说法,将松树与长寿
-
本页有 2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