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坛奇闻] 原创 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以遗孀自居,把儿子送到国外,隐瞒再婚事实

3 已有 30 次阅读   2025-10-12 14:18
原创 徐悲鸿去世后,廖静文以遗孀自居,把儿子送到国外,隐瞒再婚事实
聊卿吟史 2025-10-11 17:29
徐悲鸿,这位中国现代艺术的巨匠,1953年9月26日因脑溢血在北京去世,享年58岁。他的去世震动了整个艺术界,不仅使中国画坛失去了一位顶尖人物,也给他亲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当时,徐悲鸿的妻子廖静文年仅30岁,成为了守护丈夫艺术遗产的唯一承担者。然而,廖静文之后的生活选择让人有些意外——她再婚、生子,甚至将孩子送往国外,而她却对外隐瞒了再婚的事实,保持着“徐悲鸿夫人”的身份。
徐悲鸿于1895年7月19日出生在江苏宜兴的一个普通家庭。虽然家境并不富裕,父亲徐达章是民间画师,靠画画和写字为生,但从小,徐悲鸿便跟着父亲学画,9岁时就开始动手画画。家里困难时,尤其是1908年家乡遭遇水灾,家里的庄稼全都被毁,父子俩只能靠走街串巷卖画维持生计。1912年,徐悲鸿的父亲去世,年仅17岁的他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担,开始在当地几所学校教画,甚至走几十里路去授课,尽管鞋底磨破,他依旧不舍得花钱坐船。
1915年,他来到上海打拼,刚开始并没有工作,住的地方也被房东赶出来,差点绝望地跳进黄浦江。幸运的是,朋友帮助他找到了在中华书局画体育插图的工作,赚到了些许钱,终于得以站稳脚跟。此后,他又去了震旦大学学习法文,1917年,他赴日本考察西方艺术,1919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国立美术学校师从大师学习油画和素描。徐悲鸿那几年十分努力,经常泡在卢浮宫临摹名画,将西方技法与中国传统画法融会贯通。
1927年,徐悲鸿回国后,开始在上海和南京的学校教书并进行创作,《田横五百士》和《奔马》等作品正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他的画作风格鲜明,注重现实主义,并融入西方技法,尤其是画马成了他的标志,也使得他成为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人物之一。
徐悲鸿的个人经历可谓坎坷。年轻时,他曾结过婚,但1913年,儿子夭折,妻子也因病去世。此后,他与蒋碧薇再婚,育有两个孩子,但1945年两人离婚。1946年,徐悲鸿再度与比自己小28岁的廖静文结婚,生下徐庆平和徐芳芳,算是晚年有了伴侣。
1953年,徐悲鸿去世,廖静文带着年幼的孩子们——6岁的徐庆平和5岁的徐芳芳,面对丈夫的去世,她没有慌乱,而是迅速决定守护丈夫的艺术遗产。徐悲鸿留下了1200多幅画作、1000多幅收藏的古画,以及上万件书籍和碑拓,所有这些艺术瑰宝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廖静文毫不犹豫地将这些遗产捐赠给了国家,并把北京东受禄街16号的房子捐出来,改建成了徐悲鸿纪念馆。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毕竟在那个时代,能做到如此无私的人并不多。
国家刚成立,文化事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廖静文的捐赠既保住了徐悲鸿的名声,也为她自己和孩子们铺设了未来的道路。此后,廖静文成为了纪念馆的馆长,巩固了她作为“徐悲鸿夫人”的身份。
然而,廖静文并非无所欲求。在守寡多年后,她仍希望能找到一个依靠。1956年,在北戴河,她认识了比自己小9岁的军官黄兴华,两人很快结婚,并育有一子,取名廖鸿华,其中的“鸿”字显然是为了纪念徐悲鸿。为了保持“徐悲鸿遗孀”的形象,这段婚姻一直保持低调。但到了1966年,社会局势发生了动荡,廖静文意识到,自己作为“徐悲鸿夫人”的身份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保护。于是,她选择与黄兴华离婚,并将自己的儿子送往加拿大,以便将自己的再婚经历彻底掩盖。
她的这一做法在外界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她是为了保住徐悲鸿的名声和她的“夫人”身份,也有人认为她只是为了个人的利益。然而,廖静文显然把徐悲鸿的艺术遗产看得比任何个人情感更重要。
离婚后,廖静文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徐悲鸿纪念馆的工作中。她不仅管理馆里的各项事务,还亲自上阵处理展览和鉴定工作。随着徐悲鸿的作品越来越受重视,假的作品也开始增多,她不得不亲自审查每一幅画,确保真迹不被假作所混淆。直到晚年,身体日渐衰弱,她仍坚持参加各类纪念活动,直至2010年徐悲鸿纪念馆扩建时,已87岁的她仍然亲自参与会议筹备。
2015年6月16日,廖静文在北京去世,享年92岁。临终时,桌上还摆着徐悲鸿为她所画的素描像。她晚年曾表示,自己与黄兴华的婚姻是她一生中的遗憾,认为自己对不起徐悲鸿。
廖静文的两个孩子——徐庆平和徐芳芳,都继承了父亲的艺术才华,徐庆平在巴黎获得美术博士学位,后来成为人民大学的院长;徐芳芳则去美国发展,也未放弃艺术。廖静文一生虽然有些复杂的选择和情感挣扎,但她确实用自己的方式守护了徐悲鸿的艺术遗产。
总的来说,廖静文的生活充满矛盾。在徐悲鸿去世后,她捐出所有艺术遗产,为保护丈夫的声誉做出了巨大牺牲。然而,选择再婚并隐瞒,再将儿子送往国外,又让她的行为充满争议。她可能真心爱过徐悲鸿,也可能有不舍和遗憾,但无论如何,她的确把徐悲鸿的艺术传承了下去。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