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菡:您为展览创作的疗愈主题作品,希望传递怎样的情绪或状态?
田学森:这幅华山取名《云入》,把山谷当做一个容器,云进入山谷,山谷外还有山谷,外面的山谷也有云,云和山相互包容共生,云相对于山,是动态的,是无形的,离开一些距离,保持着观看,体会有无之间,晴岚味象,澄怀观道。
田学森简介2001 年参加上海美术大展,2002 年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田学森作品展”,2004 年第十届全国美术展上海展,2005 年应邀赴法国参加画展和创作。并应邀参加过多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展出。田学森作品先后在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西安美术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重要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其事迹和作品被广泛报道,引发了当下生活方式以及人与自然的思索,引领了更多艺术家走向广阔的天地,获得创作素材与灵感。作品被各国收藏家,艺术机构和美术馆收藏。
多年独自生活在华山,昆仑山,喜马拉雅,与山为伴,与生灵为友,寄情山水,面山,作画,感悟,写山中纪实文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而不持。
田学森参展作品云入 田学森 2021 130x89cm
左::田学森 右:羽菡
夏可君
蓝色,是无限的色调,是神圣的显现,在一个越来越世俗化与技术化的时代,自然自身显现的无垠蓝色,可能是无限最后的暗示。
这天空的蓝色,高处的蔚蓝,纯净而透明,它与我们如此的接近,但又如此的遥远,画家正是把这种极远与切近的张力关系,微妙传达出来了,才让我们在这些画作面前,屏住了呼吸。
我们既要屏住呼吸,但又隐秘地渴望在这无尽的蓝中呼吸。这其实就是画家田学森已经无数次经验过的秘密与奇迹。
坚持十几年户外写生的画家,在无数次独自面对自然,来到人迹罕至之处,面对自然的孤寂,让个体的孤寂与宇宙的孤寂,得到了深度的共感,那纯粹的蓝,才向着艺术家显现出来。
一次次倾听蓝色的召唤,艺术家才进入了那蔚蓝的秘密,艺术家是采气之人,集天地之灵气,才可能以微妙又微茫的色调,在无比虔诚目光的凝视中,让这神秘又明朗的蔚蓝,显现出来,变得如此亲密。
山形与烟云,都融入了这无限的蔚蓝,这无法命名的蔚蓝,这令人迷醉的蓝,这令人沉醉的蓝!
诗人说:这蓝色的学校,人类永远是她的学徒,而画家可能是最好的门徒!
其实,那蓝,并不存在,仅仅存在于那不可接近的天倪高处,存在于那一直渴望接近那神圣之蓝的灵魂。
( 夏可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批评家 ,策展人)
值此金秋,2025“诗愈力”心理疗愈诗画互动展正式启幕。展览呼应“世界精神卫生日”,以诗与艺共织一场心灵仪式,引领参与者步入一片温暖而深邃的感知之海。
诗歌是凝练的情感语言,具有抚慰与连接人心的力量。展场化身为可游可居的心灵栖所——
“心源·诗迹”记录诗歌的诞生,隐喻创作与情绪的修正与接纳过程;“诗歌药局”开出一剂剂语言的良方;“诗歌盲文墙”以触觉阅读打破视觉依赖,倡导“闭上眼,打开心”的内在感知方式。
展览汇聚了艺术家、诗人与作家的灵魂共契。30余件以蓝色为基调的作品,在色彩的秩序中低徊吟唱,共筑诗意场域。这抹蓝,是“诗愈力”精神的视觉隐喻——心灵如天空,情绪如流云。云来云去,天空始终自在。蓝是那背景般的澄明,不驱散云彩,却承载所有漂泊的形状。
这方天地,成为你与自我真诚对话的静所。诚邀您前来观看、聆听、触摸,重返内心那片辽阔的蓝。
策展人:千夜
指导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
上海市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
协办单位:上海市作家协会诗歌专业委员会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