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他是李叔同的学生,一幅画曾卖2.875亿,临终前说:别剪我小拇指

1 已有 30 次阅读   2025-07-22 10:05
原创 他是李叔同的学生,一幅画曾卖2.875亿,临终前说:别剪我小拇指
坊间的历史 2025-07-21 12:12
他毫无疑问是中国画坛的一位巨擘,堪称第一流的画家。迄今为止,拍卖成交价突破亿元的大作已有五幅,总金额高达10.4665亿元,其中最昂贵的一幅《无限风光》以2.875亿元成交!然而,这位艺术天才的一生却充满了波折与坎坷。临终前,他对家人提出的唯一要求竟然是:“别剪我的小拇指!”
他叫潘天寿,1897年3月14日出生在浙江宁海县冠庄村的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他不得不为生计劳作,砍柴、放牛,但父亲注重教育,依然让他有机会接受私塾教育。潘天寿从小对绘画有着浓厚的兴趣。没有资料表明他的家族中有艺术背景,但他的绘画天赋显而易见。小时候,他常常去寺庙玩,看到墙上的壁画便用树枝在地上临摹。私塾期间,他喜欢临摹《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人物,画得栩栩如生。
潘天寿6岁时失去了母亲,童年的缺失母爱的经历也深刻影响了他后来的艺术风格。他的画风独树一帜,以花鸟、山水为主,尤其擅长鹰的画作。与一般花鸟画家喜欢画温文尔雅的动植物不同,潘天寿的画作则更为雄壮,充满力量。他尤其喜欢画鹰、山石和杂草,画面棱角分明,刚劲有力,犹如他的个性——刚毅且“不留情面”,但每一笔都生动有力,赋予画作无限生命力。
潘天寿的学业也十分优秀,18岁时考入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成为李叔同、经亨颐的学生。李叔同后来成为弘一法师,他不仅在音乐、绘画、书法和诗歌上都有很高造诣,还在戏剧方面取得了成就;而经亨颐是著名的书画大家和教育家,潘天寿在他们的熏陶下,受益匪浅。
五四运动时,潘天寿已经是一个充满激情的青年。他曾积极参与街头学生运动,参与游行时甚至在与警察冲突中受伤。尽管面临危险,他依然坚定地认为,只有通过真才实学才能救国。他最终选择了用文化救国的道路,回到家乡从事教育工作,同时自学绘画、书法、诗词和篆刻等艺术,逐渐在艺术圈内崭露头角。
1923年春,潘天寿受聘在上海民国女子工校教授工作,并在上海美专担任中国画系的教师。在这里,他结识了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等国画大师,也与吴茀之、朱屺瞻等同龄画坛新秀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深入研究了吴昌硕的花鸟画,并得到吴昌硕的指点,从中汲取了画作的精髓。除此之外,潘天寿还研究了明末清初的画家石涛、八大山人等人的作品,技法日益精进。
潘天寿的名声逐渐在书画界传播开来,30岁之前已小有名气。1928年,蔡元培创办了杭州国立艺术学院,潘天寿应邀成为该院国画系主任。那时,中国的艺术界受到西方艺术风潮的强烈冲击,尤其是油画学科的兴起。潘天寿的国画课程鲜有人问津,西洋画课程却成了热门,学生纷纷转向油画。这一现象让潘天寿感到深深的危机,他坚信国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传承和发展。他立下誓言,毕生要为国画的传承而奋斗。
他不仅在教学上孜孜不倦,还撰写了《中国绘画史》,以此书普及中国画的艺术精髓,帮助大众重新认识中国画的独特魅力和辉煌历史。此外,他还编写了《中国书法史》,推广书法艺术,并呼吁全社会应当更加重视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尽管潘天寿尊重西方艺术,他始终认为中国画独具魅力,不应丢失自己的精髓。他特别钟爱水墨画,认为墨色是五色之主,能表现出独特的美感。他的作品常常以墨色为主调,配合少量的红黄点缀,展现出一种极具韵味的艺术效果。
1933年,潘天寿的作品亮相巴黎的“中国近代绘画展览”,国际上开始对他的国画产生浓厚兴趣。然而,他的画风与徐悲鸿有所不同。徐悲鸿对西方油画技法有较深的研究,他的画风也偏向西化;而潘天寿则坚定地致力于中国画的继承和发扬,尽管他也吸收了西方艺术的一些优点,但他始终坚持使用传统的国画技法。
潘天寿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常常深入大自然,细致观察画中的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他为了画鹰,往往一个人独自前往深山,忍受饥饿与寒冷,只为抓住鹰的“第一手资料”。他对鹰的描绘极为精细,表现出鹰的孤傲与王者之风,每一笔都生动传神。
他的画鹰技艺达到了极致,甚至成了他的标志性画作。2015年,潘天寿的《鹰石图》以1.15亿元成交,2017年,《耕罢》以1.589亿元成交,而2019年,《初晴》更以2.058亿元的高价卖出。在2015年和2018年的拍卖中,他的作品《鹰石山花图》和《无限风光》分别以2.7945亿元和2.875亿元的价格创下新纪录。五幅作品累计成交额高达10.4665亿元,堪称全球画坛的传奇。
潘天寿不仅是画家,还是一位伟大的艺术教育家。他曾任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校长,推动了中国画的分科教学改革,并在国内外发表了大量关于国画的专业论文,捍卫了中国画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然而,潘天寿的艺术生涯并未迎来圆满的结局。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他遭遇了沉重的打击与迫害。书画作品被抄走,个人也受到了残酷的折磨。1969年,他因病被强行劳动,并在劳动过程中身心俱疲,最终导致重病。1971年,他因病去世,年仅74岁。临终前,他对儿子说:“别剪我小拇指,我还要留着它画画呢……”他固执地认为,即使画笔被夺走,他的手指依然能够继续创作。
潘天寿的一生,充满了为艺术坚守的艰辛与奋斗。他的作品和精神至今依然影响着世界艺术界。2023年,他与丰子恺、李叔同一同被列入国家特殊保护行列,作品禁止出境,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中国艺术大师的不可替代性。
潘天寿为国画的传承与发扬付出了毕生心血,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尊敬。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