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收藏·市场] 王中年 | 雄山秀水在太行

1 已有 692 次阅读   2019-09-04 21:24

巍巍太行,南起黄河,北接长城,绵延起伏八百余里,横亘在华北腹地,其状若纲,连接山西、河南、河北诸省,山势高峻,气魄宏伟,历代诗文大家皆有诗文赞颂。曹操的《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巍………”;李白的“蹬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苏轼的“突兀太行顶………”等诗遐迩皆知。唐玄宗李隆基亦有诗颂太行。所以太行是自然之山更是文化之山。位于太行南端的壶关大峡谷可谓是太行山的精粹所在。峡内奇峰耸峙,飞泉叠瀑,坂道蜿蜒,林木蓊郁,历代佛寺,香火鼎盛,驿道穿行,连接晋豫。如此美景引来历史上的丹青高手。李成、荆浩、范宽等精心描绘,有名作传世,至今被人称道。


太行颂

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山水画研修院的师生囊括了来自全国二十七个省市的画家,为了教学的需要,追随先贤们的足迹,来到向往已久的山西太行山壶关大峡谷,食宿在红豆峡的红豆杉宾馆。以此为轴心基地,师生走遍了周围的七仙峪、三叠潭等诸多景点以及附近八泉峡、桥上、盘底村,历时四十余日,头顶烈日,朝出暮归。师生们面对峰峦悬瀑,画兴高涨,佳作迭出,异彩纷呈,大自然的陶冶犹鬼神驱使毫端,每个人的画技在原有基础上都前进了一大步,十分可喜可贺。


林观秋云图

写生期间,师生们得到了长治市委、市政府以及红豆峡风景区及有关方面领导的关怀和热情接待。特别是长治市委及区县领导的胆识、魄力和眼力令人钦佩。他们不吝斥巨资为所画写生作品出版画集,既宣传了我们的写生成果,也向世人展现了太行大峡谷的雄姿和人文景观。太行山区山好水好人更好。太行人的热情使我们全体师生倍受感动。太行山是昔日革命老区,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这里的山水、这里淳朴的民风让我们永远铭记。


归乡

中国山水画研修院院长 王中年

2007年7月10日于北京

王中年


王中年(曾用名王忠年),男,辽宁省凤凰城人,祖籍山东文登,满族。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八、九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版协年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教授,中国山水画研修院院长,研修员导师,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画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授予的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当代山水画画水创新第一人,中国山水“中和画派”创始者。

王中年先生早年就读于鲁讯美术学院,后入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学习三年,师从关山月、黎雄才、陈金章等先生。

王中年先生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在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或讲学。

1989年在中国美术馆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王中年山水画展”时,作品《飞流直下》、《秋韵》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白山魂》被中南海收藏;《祖国颂》被人民大会堂收藏;《林海雪原》被天安门城楼收藏;《燕山金秋》、《悬崖飞瀑千斛珠》、《大江东去》被中央统战部收藏,《丹霞山胜境》被台湾台中博物馆收藏。其他作品被中国鸦片战争博物馆和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王中年先生在中国山水画坛不仅享有盛名,而且弟子满天下,其主要因素是其著作的影响力。王中年先生先后编著出版《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王中年山水画与诗书题款》、《中国山水画教程》、《案头画范》、《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中年》、《王中年山水画谱》及教学光盘等共四十余部著作。每部著作都出版发行上万册,多者数万册,而且几乎所有的著作画集均被盗版,就连最难发行出售的“大红袍”系列------《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王中年专集》都非常火,并被盗版改名为《王中年画集》出售,可想而之王先生的创作理念、画法、画风多么受广大画家及读者的欢迎。其中1998年编著出版的《新编芥子园画传·山水篇》是被称为中国绘画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著作,是一部将中国山水画史、画论、画法、画范与技法和创新融汇为一体的力作,曾先后六次再版,荣获人民美术出版发行一等奖。

分享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