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此人是清末粤剧明星,曾组建第一支戏子军横扫清军,最后战死沙场

已有 18 次阅读   9小时前
原创 此人是清末粤剧明星,曾组建第一支戏子军横扫清军,最后战死沙场
呼延犇史 2025-09-01 16:16
他是一代粤剧舞台上的璀璨明星,是观众心中不可替代的名角。他的代表剧目《芦花荡》《王彦章撑渡》曾经在鹤山引发轰动,几乎场场爆满,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然而,他并不仅仅是戏台上的角色扮演者,更是一位充满侠义精神的人物。他仗义疏财,劫富济贫,甚至敢于刺杀贪官,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与敬仰。在民间传说中,他不仅是舞台上惟妙惟肖的“张飞”“王彦章”,更是一位替天行道的大侠。后来,他更是率领戏子组成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戏子军”,挥戈上阵,为大成国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却壮烈战死,留下千古遗憾。他,就是大成国的平靖王——李文茂。
李文茂,广东鹤山人,生活在与洪秀全同时代的动荡年代。他最初只是鹤山县有名的粤剧演员,尤以扮演张飞与王彦章最为出彩。他的嗓音洪亮,动作刚劲,眼神凌厉,一旦登台,便能将角色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众常常为之叫好。几乎所有喜欢看戏的人,都是他的粉丝,鹤山人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除了艺术造诣,李文茂还以侠义之名流传。他慷慨大方,救助穷苦,甚至曾经乔装打扮,刺杀贪腐的两广总督叶名琛。清咸丰四年(1854年),洪秀全在广西领导的金田起义取得初步成功后,便派人寻找这位旧日好友,劝他加入推翻清朝的革命事业。
1854年7月,洪秀全的使者抵达鹤山,首先发动了天地会首领陈开起义。陈开召集陶工、船民等四万余人举旗反清,直攻佛山。他们模仿朱元璋红巾军的旧制,以红布裹头,因而被称为“红巾军”。消息传来,李文茂深受触动,也决定以戏子军身份投身革命。他将粤剧班中的演员重新编组:小武与武生组成“文虎军”,二花脸与六分组建“猛虎军”,五军虎与武打家则组成“飞虎军”。李文茂亲自统帅三军。这支特殊的队伍英勇善战,身手敏捷,许多人能飞檐走壁,武艺高强。起义不久,他们连下广州府、肇庆府、惠州府等辖区十余县。正如《佛山县志》所记载:“佛山一举而得,官绅逃散,四乡穷民纷纷来相助。”很快,红巾军人数突破十万。
攻下佛山后,起义军旋即挥师围攻广州,李文茂与陈开兵分三路,展开激烈攻势。然而,广州城防坚固,又有地主团练拼死反击,红巾军鏖战数百次仍未能攻下。期间,李文茂率领的戏子军在牛栏岗设伏,一举击杀清军将领崔大同、洪大顺、屈超鲜、曾琪,并全歼该部清军,令敌人闻风丧胆。
1854年9月,广州久攻不下,局势愈发紧张。此时,英国侵略者出兵干涉,三艘军舰直扑佛山起义军大本营。李文茂与陈开并肩作战,率众以小船灵活周旋,硬是在枪炮轰鸣中击毙清军上千人,英军也损失数十人,成功解围。然而,佛山之战也让英军对起义军恨之入骨,随即投入更多兵力与战舰展开围剿。清军与英军的联手进攻使起义军接连受挫,损失惨重。
1855年5月21日,李文茂率领四万戏子军与部众,乘船千余艘,冒死突破重围,转战广西藤县、南平,9月时攻下浔州府(今桂平),正式建立“大成国”,改元“洪德”。随后,其他义军相继会合。大成国政权仿效太平天国体制,分田杀绅,但不推行拜上帝教。由于土地改革赢得了农民支持,势力迅速扩展。李文茂被封为“平靖王”,与陈开、梁培友、区润、梁昌等人并列诸王。
1858年,李文茂亲率大军进攻桂林,却遭清军与湘军的联合顽抗,围城数月无果,伤亡惨重,只得撤退。他又转战贵州,奈何地势险阻、战事不顺,最终折返广西。不料途中遭湘军与土司合击,部队陷入前后夹击。三支戏子军拼死护送李文茂突围,大部分将士战死沙场。李文茂虽然突围,但重伤难愈,最终在怀远山中因伤口恶化,吐血而亡,年仅壮年,令人痛惜。
李文茂死后,陈开继续率领残余的红巾军顽强抗清。直至1861年2月,清军大军压境,石达开部又未能援助,陈开孤军奋战,最终兵败被俘,惨遭杀害。随着陈开的殉难,大成国也随之覆灭。
李文茂,这位曾经在舞台上呼风唤雨的粤剧名角,最终以战死沙场的方式结束了传奇的一生。他既是艺术家,也是大侠,更是反清义军中的平靖王。他的人生,如同他所演绎的剧目一般,充满了豪情与悲壮,留给后人无限的感慨与敬仰。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