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松龄为什么写聊斋 越迷人的越危险 2025-03-16 23:08 今天有感于清朝作家蒲松龄的人生经历,而写下这篇文章。蒲松龄的一生是一个追求自由的过程,而自由在古代的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充满着重重阻碍,也就是行不通的。哪怕蒲松龄生活在一个开明的时代--康熙盛世,他也没有成功。 蒲松龄 蒲松龄
-
荧幕马孔多:魔幻现实主义可以影视化吗? 搜狐文化 2024-12-11 17:09 12月6日,剧版《百年孤独》(Cien Años de Soledad)前两集在古巴哈瓦那第45届新拉丁美洲电影节(el 45 Festival del Nuevo Cine Latinoamericano de La Habana)首次放映,此种安排意在向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为古巴电影事
-
明前期盛世文学视野下的“燕京八景”诗 金台资讯 2024-11-11 09:34 清代张若澄绘《燕山八景图册》 (卢沟晓月) 资料图片 作为自然物的风景,在进入观看者的视野之后,便成了某种具有特定内涵和指向的文化实践。陶渊明的“南山”,李白的“敬亭山”,欧阳修的“醉翁亭”,风景与文化之间相互交
-
著名作家乔叶:为什么写当下是最难的?因为容易“灯下黑” 极目新闻 2024-10-21 20:06 极目新闻记者 徐颖 摄影记者 肖颢 邹斌 王永胜 作家是怎样写出来的?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乔叶的文学精进之路,可以说是非常励志的。很多报纸副刊读者见证了作家乔叶的成长。她从在基层教书时开始给各
-
文艺评论丨在文学批评衰落的时代,伊格尔顿回视先贤 2023-09-13 20:57 特里·伊格尔顿今年八十岁了,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他保持着平均每年出版一部新书的写作速度。《文学批评的革命者》(Critical Revolutionaries)是这位批评家最新的一部书,英文原著出版于2022年,中译本则于2023年8月问世。伊格尔
-
文艺评论 | 凝视另一种生活——评三三短篇集《晚春》 2023-09-13 10:43 或许曾经做过律师的缘故,三三喜欢把人性放置在极端环境中,像是某种思想实验,观察着、记录着人物之间的化学反应。道德与情感的张力,就此生焉。在某个细节、某个瞬间,所迸发出来的力量,令人不寒而栗。 在同名小说《晚春》中
-
长篇小说如何体现“湖湘气派”?听听这些湖南作家怎么说 2023-07-12 08:34 历史中,湖湘文化特色鲜明,湖南文坛生机勃勃。进入新时代,几代湖南作家笔耕不辍。最近,以“时代的回音”为主题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中,湖南作家、批评家水运宪、王跃文、贺绍俊、阎真、彭东明、龚旭东进行了分享。 这些来自湖南
-
钱理群×陈平原×许子东×孙郁:为什么要重读中国现代文学? 2023-05-19 13:23 理想国读者日活动中,钱理群、陈平原、许子东、孙郁四位中文系教授,就钱理群老师的新著《中国现代文学新讲——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展开了一次讨论。结合“孔乙己的长衫”在网络上的热议,我们为什么要“重读”与“新编”中国
-
书评在今天为什么如此重要? 2023-03-17 23:33 书评是专业写作与大众阅读之间的桥梁,也是阅读志趣的生动传达,更是学术批评的大众化普及。 新时代、新传播,需要更丰富、更多元化的书评体系。 3月17日上午, “文艺报·凤凰书评”专刊两周年座谈会暨《多棱镜下的文学之光》新书首发式 在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