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59年伟人会面左大玢,半开玩笑地询问:你为何姓左,怎么不姓右?

1 已有 92 次阅读   2025-06-13 23:34
原创 59年伟人会面左大玢,半开玩笑地询问:你为何姓左,怎么不姓右?
谈史演说会长 2025-06-12 10:38
1959年,湖南省交际处的舞台上,一出著名的湘剧《生死牌》正在热烈上演。演出的前半段非常顺利,演员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就在这时,舞台上的一个小女孩突然显得慌乱,台词被她唱得支离破碎,七零八落,显然失去了平时的从容。
那名小女孩的神情变得极为紧张,她甚至不敢正眼看观众,反复念叨着同一句台词,声音中满是迟疑和慌乱。尽管如此,台下的观众并没有表现出不满,反而鼓掌声更加热烈,似乎在鼓励她。虽然观众未觉异常,但后台的小女孩师傅却紧张得几乎要发狂。
果然,演出一结束,小女孩刚一退场,师傅就急忙跑过来质问:“怎么回事?《生死牌》可是你的拿手戏,台词怎么会这么不熟练?”小女孩却满脸焦急,打断了师傅的责备:“师傅,你知道吗?台下最中间的那位贵客,居然是毛主席!”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迫切想确认自己刚才是否出现了幻觉。
正当师傅准备回应时,突然有人急匆匆地插话:“快,毛主席要见玢儿!”两人迅速赶往后台,与毛主席会面。
与两人紧张忐忑的气氛截然不同,毛主席显得十分亲切和蔼,丝毫没有因刚才的小插曲而不悦。反而,他对小女孩饰演的女主角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喜爱。
这是左大玢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她紧张得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安放自己的身体。幸好,身边的师傅见状,主动向毛主席介绍:“主席好,她叫左大玢,是这出戏的女主角。”毛主席听完介绍,竟问了个意想不到的问题:“你为什么姓左,怎么不姓右呢?”
小女孩脱口而出:“因为我爸爸姓左,所以我也姓左。”说完才意识到毛主席是在和她开玩笑,脸颊顿时红了起来。紧张的情绪也随着这轻松的玩笑消散了,活泼的左大玢开始和毛主席轻松地聊天,谈起了家常。
这个名叫左大玢的小女孩,后来不仅和毛主席成为了忘年之交,还机缘巧合地成为了1986年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家喻户晓的观音扮演者,而这份缘分,很多人都归功于毛主席的赏识和鼓励。
左大玢1943年出生于河南郑州荥阳县,11岁那年被家人送到了湖南湘剧团。然而,送戏班学艺的孩子实在太多,必须经过层层筛选。幸运的是,左大玢因面貌清秀、身材匀称,最终脱颖而出,被剧团录取。
那年九月,在剧团的安排下,她前往木楠园学习。令她最为苦恼的是,她的带教师傅是以严厉著称的谭君实老师。
入园第一天,左大玢便被这位身材魁梧、脸色铁青的谭老师震慑住了。每次见到谭君实老师,她都心生恐惧,走在同一条路上,心里都是忐忑不安。
长期目睹谭老师严厉训导学生,左大玢总是刻意避开他,躲得远远的。时间一久,谭君实察觉了她的回避。一天,当两人不期而遇时,正准备溜走的左大玢被谭老师伸手拦下:“妹子,你为啥总躲着我啊?”
左大玢实话实说:“我害怕啊,你总是一副沉着脸,谁见了不害怕呢!”谭君实听后哭笑不得,勉强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那我以后多笑笑给你看!”
尽管如此,左大玢的训练生活并不轻松。她原以为刻苦练习定会有所回报,可现实是她的嗓音被判定不适合唱戏,经常嗓子哑,训练成果令她失望。
经过将近三个月、近百天的辛勤努力,却被告知不适合继续,她自然不甘心。左大玢坚持下,谭君实为她争取了三个月的加训机会。若三个月后仍未通过考核,就得离开。
这次不同以往,左大玢调整心态,积极纠正缺陷,潜心锻炼嗓音,刻苦程度远超以往。最终,她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嗓音明亮洪亮,天赋出众,赢得老师们认可。
从此,左大玢开始了苦练之路,逐渐成长为全国闻名的湘剧艺术家。正是她不服输的精神和出色的表演,才有机会与热爱湘剧的毛主席结缘。
谈及毛主席和左大玢的相识,外人常觉得不可思议的趣事,却在两人相处中频频发生。别人大多敬而远之,唯独左大玢将毛主席视为亲人,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一次,左大玢作为毛主席的舞伴出席活动,休息时她看到主席茶杯中的茶叶竟然一根根竖立,忍不住好奇问:“毛主席,您的茶叶怎么竖着泡在水里啊?”
毛主席笑着说:“小娃娃,你不知道吗?我喝的是岳阳毛尖,好茶中的上品!”
左大玢听后,眼睛瞪得溜圆,盯着茶杯,“我口渴得很,也要喝这个毛尖茶!”话音未落,她已接过茶杯大口喝下。
毛主席没阻止,反而笑着问:“怎么样?不错吧?”
还有一次舞会,左大玢跟随毛主席认识众多出席人物,在陌生人面前她羞涩不语,声音低微地自我介绍。但等人群散去,她又恢复了活泼本性,突然抓住毛主席的手,仔细端详。
“你这孩子,又在看啥呢?”毛主席宠溺地问。
左大玢盯着主席手指认真答道:“想看看您有几个箩(手指的谐音,意指手指数量)。”
毛主席笑着反问:“你几个箩?”
小女孩沮丧地说:“我只有一个箩,一箩穷,要不我怎么每次见您,都没换过衣服。”
毛主席以为她伤心了,正要安慰,她却兴奋地接道:“主席!您有十个箩!难怪您能当主席!”
话音一转,毛主席再度开怀大笑。
两人情谊深厚,除了愉快的相处,还有毛主席对左大玢的艺术认可,成为她艺术道路上的指引明灯。
1974年8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深入批判大毒草园丁之歌》,让左大玢主演的《园丁之歌》陷入风口浪尖。她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
9月,在压力下,左大玢被迫前往北京,接受批斗和检讨。
尽管内心万般不舍,面对5000多人的公开批判,她无力反抗,只能忍受羞辱。当年意气风发的湘剧名家,如今心如刀绞,却无言以对。
在批斗时,要求她说普通话,但她坚持用湖南话回应:“我不会说普通话!毛主席也说湖南话。毛主席讲家乡话,我也讲家乡话!”
批斗结束后,离开北京的左大玢一蹶不振,觉得人生无望,无观众支持,她怎能继续演戏?
然而,毛主席亲自为她正名,洗清“毒草”污名,带来了转机。
那时毛主席回长沙视察,心里一直惦念湘剧。省领导得知后,悄悄准备了湘剧节目单,递给毛主席,久未看戏的他欣然接受。
节目单中恰巧有《园丁之歌》。毛主席点名后无人敢更改。
电影开场,毛主席一眼认出左大玢,兴奋说道:“诶,这不是左大玢那个女娃娃嘛!”气氛瞬间活跃起来。
电影结束,毛主席带头鼓掌,旁人告诉他这部戏被全国批判为“大毒草”。
毛主席当场发火,高声反问:“这戏我觉得很好!哪里是毒草?”
他再次鼓掌,众人纷纷响应。
毛主席的热烈掌声,不仅为《园丁之歌》正名,也为陷入低谷的左大玢带来了希望,送来了绝处逢生的机会。
1976年,毛主席身体日渐衰弱,仍念念不忘湘剧。因身体原因无法远行,工作人员联系中央电视台,安排在长沙录制节目。负责录制的导演杨洁,后来拍摄了电视剧《西游记》。
录制时,33岁的左大玢出演湘剧《追鱼记》中的观音角色。她依旧风采出众,气质非凡。杨洁被她的表演深深打动:“你演的观音真像!以后拍观音戏一定找你!”
当时,左大玢只当是客气话,没想到杨洁后来真的邀请她出演《西游记》的观音。
1982年至1988年,《西游记》历时6年拍摄,左大玢跟随剧组全国奔波。电视剧播出后,她塑造的观音形象深入人心,甚至被观众当成了真正的观音,引发许多趣事。
例如,她曾在开福寺被香客认出,未及解释,那人高喊:“观音菩萨来了!”众香客纷纷跪拜,插香在她面前磕头,令她尴尬不已,只能赶紧躲开。
类似场景屡见不鲜,令人忍俊不禁。
如今,说起左大玢名字,多人已不熟悉,但提及电视剧《西游记》中的观音,却几乎无人不晓。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