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家访谈] 采访文章|叶锦添这个外星人 教我做人

4 已有 20 次阅读   2025-07-08 21:08
采访文章|叶锦添这个外星人 教我做人 

叶锦添,游走于电影、舞台、当代艺术、摄影、文学等多元领域,醉心于诠释古代文化对未来的启示。2001年以电影《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服装设计”奖,为首位获得以上殊荣的华人艺术家。他通过对“新东方主义”美学的探索来追求轻盈的动态世界,去改变时间的容量。

《镜子宇宙》展览现场 · 《对话》装置 450x120x80㎝ x 2 玻璃钢 2019

近期于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镜子宇宙:叶锦添个展”开展之际,《凤凰周刊·生活》编辑在现场与叶锦添对话,与他N个人生累积投射的世界对话。无论去何方,叶锦添都会将Lili带到那里,她周游列国、穿越时空、与AI共创……Lili被投射在“笼”里,他将我推向“笼”外,浩瀚宇宙之外,他现在会思考外星人,他说:“其实人有可能也是一种外来的。”

神游一番,我沿着“精神DNA”手稿线条找到叶锦添,他笑语:“幽默的人会获得几分喜欢,你要还有两下会接地气地笑,那会显得你大方。”终究,一切都会回归至无形,在他肉身的哈哈一笑之中。

艺术家叶锦添在《镜子宇宙》展览现场

叶锦添 Tim Yip

叶锦添是世界知名的电影与舞台美术指导、服装设计师和视觉艺术家,其无疑也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实践者之一,其创作游走于电影、舞台、当代艺术、文学等多元领域。2001年,叶锦添以电影《卧虎藏龙》(导演:李安,2000) 获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与英国电影学院 “最佳服装设计”奖,为首位获得以上殊荣的华人艺术家。

叶锦添的艺术作品曾在亚洲、欧洲和美国等多国展出。他的艺术创作涉及诸多领域,同时他也从事文学及美学类写作工作。目前其个人创作主要通过多媒介、多维度的艺术表达,不断进行跨学科的探索与实验,其目的不仅停留在艺术创作的本身,同时也是为了探讨在全球崭新的文化境遇与生存境遇中,人类如何去重新思考时间、空间与自我。

在电影领域,自1986年参与了第一部电影《英雄本色》起,三十多年以来,叶锦添担纲了多部电影的美术指导与服装设计,包括最新陆续上映的《封神三部曲》。合作对象众多,诸如知名导演吴宇森、李安、冯小刚、蔡明亮、陈国富、关锦鹏、陈凯歌、田壮壮、李少红等。

在舞台艺术领域,叶锦添与非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及著名艺术团体合作,如罗伯特·威尔逊 (Robert Wilson)、弗兰克·德贡(Franco Dragone)、阿库·汉姆 (Akram Khan)、弗朗索瓦·基拉德 (Francois Girard) 、张艺谋、赖声川、杨丽萍,以及英国国家芭蕾舞团、莫斯科大剧院、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云门舞集、当代传奇剧场、无垢舞团、汉唐乐府、太古踏舞团、优人神鼓等。其创作足迹遍及中国、奥地利、法国、美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及以色列等地。个人导演作品《空穴来风》和《倾城之恋》,均为融合影像与舞台艺术的大型全观剧场。2022年到2023年,由弗朗索瓦·吉拉德(Francois Girard)执导、叶锦添设计的歌剧《罗恩格林》分别在知名历史舞台莫斯科大剧院和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进行了不同版本的演绎。

2004年, 叶锦添为雅典奥运会担任了闭幕式的舞台及服装设计,又受邀成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及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领奖服的设计师。

艺术家叶锦添与观念艺术作品 Lili

“目前在我心目中觉得最好玩的事,

就像我的展览名字‘镜子宇宙’。”

P:此次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举办的“镜子宇宙——叶锦添个人艺术展”,在你的艺术旅途中,具有哪些特别意义?

叶锦添:我自己当然会说每个展览都很有意义,因为做每个展览的时候,应该都是当时最有意义的情况,我会希望把当时想到的所有东西都呈现于展览中。目前在我心目中觉得最好玩的事就像我的展览名字“镜子宇宙”。

其实好多东西是表面意思,跟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两个不相关的东西交叠在一起,有一些东西我查不到它的根源,因为它已经组合了数万次了。

还有一些同时发生在地球上的事情,甚至是在这个空间里面都会发生。另外一个更神奇,我们好像内在跟外在都处于一个不熟悉的空间,却被一个熟悉空间包围着。其实我们一直处于一个不熟悉的空间,人有灵魂的起始思想,到感觉自己存在于一个空间里面的时候,你就发觉这个东西好像是一直问是谁在看,那这个东西是我或不是我?可能很难全靠物理学去解决这个疑问。所以我就开始深入探讨一些这种东西以外,甚至是时空以外的世界,究竟我们只活在原型之中还是活在当下,究竟它里面有什么区隔,种种东西让我很难找到一个适当的艺术形态。后来我做了“原欲”,我们没法解答这些问题,然后解答完你就发觉,它是虚的,根本没有解答,所以永远都会有一种不明白的、很强烈的东西,在你的感知里面,好像你打开灵魂就会感觉到那个东西。我在“原欲”里面输出了一个不给定义的情感,她情感是有点激烈,眼睛又在很沉默地流眼泪,但是她为什么流眼泪?就要我们自己去解读,我展览里面没有给答案。

或许我们一直活在一个有生长性的能量世界,我们试图用文字来解释,不论是否行得通,有时会变成模糊状态,经历漫长时间,最后它又变成一种规矩,那个规则会把原来的东西覆盖。因为规矩已经形成一个历史,所以当有人拿着人工智能的规矩去重新组合我们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很害怕。其实人工智能拥有的资料是什么,我认为也很值得思考。我们在面对一个强大的看不清楚的东西,就好像是从我们身体拿出来的东西组成的实验,我们就更害怕。以上这些思考需要有一个艺术家来讲述,我想对这个时代有一个反馈。我就开始去想有没有一个最抽象的介质可以去直观地表达,我也看了好多抽象艺术,然而大部分都是形式的,总会让你想出一个道理来。

艺术影片-《无尽的爱》幕后照 2019

真的抽象是什么,它是一个无限的多维,它仔细到每一分一秒,一粒尘埃落到水里,有只猫经过,它的毛飘落到地上,地面产生另外一种光影变化。这种东西好像是微不足道,但如果你在现场就会感觉看到那根猫毛与你的心是在一起的,你的心尖与那个时刻、全宇宙、整个世界一起做成这个动作。人间只有我们在的时候才叫人间。真正存在的是这个地方,所以我就开始想有什么东西是围绕“灵与肉”的关系,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它(这个东西)是什么样?我就想起Lili这个角色,因为她不是真人,又具有人的形态、人的情感。展厅外面摄影墙里的她都处于不同的空间,跟不同的人交往聊天……而且她的年龄也不会变,再过20年依然16岁,所以她出现的照片就把一个真实的时间变成零时间,所有时间都变成时间的一点,我相信所谓的时间其实是不存在于两个点,那是一个点,时间一开始时间就结束。为什么又有宇宙或其他?就是那个原点的不断重叠共振,整个东西都是从这边变出来的。在这个状况下,我就想零时间很重要,就等于是我用了一个16岁的女孩来再现“零时间”,很真实地出现在很多地方跟很多人交流,又把她开始投射出比如人工智能Lili、外星人Lili,因为我们没见过外星人,我就通过她投射出外星人的样子。

我用雕塑的形式把她呈现出来,做出来之后我把她摆到现实或想象的生活中,她好像是没有目的性地不断发射,在她的身上我总能感觉到整个人间世界。之所以是16岁的“原欲”,因为她刚刚成长,她是女性的,她本身不带阿波罗精神。阿波罗精神就是要来探索什么,她没有,她就安安静静坐在那边,在微小的环境里,对事情产生微小的反映。她有普通的一部分,又有神秘的一部分,就慢慢形成了一个包容状态,把所有人和所有时间包容在里面。当她形体都没有确定的时候,便能在语境里把很多东西包容起来。

这是我目前做得最抽象的东西。

《镜子宇宙》展览现场 · 艺术家叶锦添与《原欲》装置 180x50x70cm 青铜 2007

“我随便拿着一个相机,

就可以周游世界,

去看到很多维度的东西。

把所有维度的东西连接起来的一个阶梯,

因Lili的存在竟然就能在一个规范里。”

观念艺术作品-Lili 在苏塞克斯 2015

P:《原欲》最早是在2007年展出,距今有18年。在这18年里你为什么一直坚持用Lili的形象?不创造其他形象呢?

叶锦添:为什么要创作其他人呢?因为你有需要才会做一个动作。我觉得我一直处于自己的内在时间,自然就会有一些我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某种原因所发生的念头,我非常享受某些东西,有可能有些是受外来影响,但如果没有外来影响,而是亲身去准备好去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她看到的多样性跟我自己本身给多样性拉着走,是两回事。

P:也可以理解为你通过她的介质去看世界。

叶锦添:对,通过她的介质去反映世界,但也没有太大的目的性。所谓最正确的东西,你很难去规划,你规划她就会给你自己升级,你只要不规划的时候,她会一直带你到不同的地方,但人总是有一种能力是规整所有东西,如果你一直在规整一个没办法规整完的东西时,就是你最活跃的时候,你发觉她里面的世界好大。而且你看到1个就等于有1万个在后面等着,因为她随时就可以执行,一行动就有新的东西进来,好可怕,哈哈,而且还不是我做的。你看视频里播放的走动的人,那些都是外国的名人,我随便拿着一个相机,就可以周游世界,去看到很多维度的东西。Lili就像把所有维度的东西连接起来的一个阶梯,因Lili的存在竟然就能在一个规范里。如果没有她,就又要回到分类学去了。哈哈。

观念艺术作品-Lili 在伦敦 2019

P:你曾将Lili带到世界不同国家,结合当地⽂化及习俗差异性,使其出现在多种媒介的艺术创作中。此时来到深圳,Lili有哪些变化?

叶锦添:我们也打算在深圳走一下,我也很有兴趣,深圳其实变化蛮大的,而且里面应该有一种动力是还没显现于表,我想知道这时候的人是处于什么状态,接着Lili就可以跟他们交互拍出很有趣的照片。

P:我们在此次展览中,可以一次饱览史上最全、最大、最早、最新Lili,她们之间是否也会产生连接?

叶锦添:没有,她们不是一个角色,也不是一个个体,她就是很像我们的物质,但当我们看到她的时候,就会把我们的想象放在她身上,通过她们的姿势、表情,想象她在现场的自在还是不安,你就会像木偶一样移动她的身体,完了就把你的情绪关到她里面,所以她就看起来好像有感觉,但其实她里面是空的,里面是没有灵魂的,也没有拒绝。

《镜子宇宙》展览现场 · 神话系列雕塑

“我想事情像一个弹簧,

不断地变,也不断地好玩。

严谨肯定是有的,但不造成严肃感,束缚感。”

P:你的艺术创作不仅涉及服装、雕塑、装置、绘画、摄影、多媒体影像、实验性表演等领域,同时也从事文学及美学类写作出版⼯作。一直推动你往前的动机又是什么?

叶锦添:提问题的能力。提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你看到我的作品也没有答案,你看这个作品一直在延伸,而且越来越大越来越广,也有的时候会越来越简单,它得根据我自己的变化,就是我当下睁开眼睛是什么?那个东西就一直引发这些东西的发生,如果我自己能了解越来越多,我就越来越轻,这个人没有很沉重,然后就会看得很清楚,而且是同时间看到好多种东西,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就会很容易选择自己,希望表达什么,我会依据沟通对象的思路和基础,切换不同交流方式。

P:在做这个展览的过程当中最困难的是什么地方?

叶锦添:我很多的东西都是很自我的,所以很长时间都是在自己的世界发展。我觉得这个社会很多东西你要不断地告知,比如一个服装设计师,他就想尽办法展出服装作品,他要想一些系列是在范围里面,他也知道现在的人怎么看这个东西,他还在这个平台上找到方法表达自己,但我是没有这种想法的,所以我自己走得很快。就算我自己很清楚,别人也不清楚,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我这个系统,比如说聊存在主义是什么,我自己的方法是我会变成你的系统,我认为跟你聊天就用你的系统来讲我的话。

《镜子宇宙》展览现场 独立服装设计

P:就是让大家更好地理解。

叶锦添:对,牵涉到很大的制作时需要沟通,让执行团队明白你在做什么,这个也很难,我做出来之后,让观众明白也不容易,如果有人看不懂,我会想这里要加些什么东西让这帮人能进来,那帮人也看不懂,我也再试试。但在现实的环境里面不是那么简单,因为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所以我现在的做法就是试图给你看到一种很神奇的东西,这一个人能做雕塑,又能做服装,又能拍片,又能写东西,又奇奇怪怪的,我现在引起你兴趣了,有点超前那种,完了以后对他有兴趣。但是对于每一件作品,我会解释得非常清楚。我尝试以这种方法,让人感受到那种无我状态——所有东西能交融的多维世界的状态,我希望展览能开发一些人的想法,不要一直停留在过去。

P:你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创作,有想过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吗?暂停思考。

叶锦添:有,但是你这是很平凡人的说法,还是在想一些比较物理、正常状态的东西。不是说我不平凡,而是我自己在想开发一些很有趣的东西,这可能感觉不太一样。那个东西会给你能量,你也不会太累的。休息真正的功能是让你充两次电,便能够重新回到新生状态。但对我来说做事的过程才能让真正的精神面貌出来,哇,当你创作得很爽的时候,那比睡十个觉还好,哈哈。

P:你“放松的方式”一般是怎么样?

叶锦添:因为我一旦用力去想一个东西,它就会紧就会紧张,所以我要想一些幽默的方法,我想一些好玩的方法要让这个东西放松。你看到我很多时候都不太认真。哈哈。但我又觉得我要比所有人都认真,有时候对事情的细节敏感度很高,我想事情像一个弹簧,不断地变,也不断地好玩。严谨肯定是有的,但不造成严肃感,束缚感。

《精神DNA》手绘作品 2019

P:这一次还展出你的手稿,画得很松动。

叶锦添:是“精神DNA”的图,有点像我冥想时画的线条,我相信有些东西是我们没法解读,然后它里面是有更深的东西的,不是我们现在想事情这个方法的维度的东西,那是另外一种无形之力,让我们被带着走,但是我们其实也没能力看到它,所以我就开始去画这些东西,我发现画了几千张之后,每张都不一样,而且它慢慢就重新出现一种无形的逻辑,那个东西你好像感觉到有一些东西在走,就好像在我们的认知层面之上,其实是另外一些很简单的几条线在走来走去,就变成我们千变万化的世界。我发觉有个社会关系在里面,万物皆有一种频率或一种节奏在里面。对。

P:我曾经在你的一张建筑摄影作品的源文件中看到了许多条比例分割线,你是否也一直遵循着维特鲁威《建筑十书》提及的观点“建筑与大自然、人体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和谐统一关系”?

叶锦添:是的,当然。人和服装都是,其实服装是好像一个人的精神建筑,然后建筑也像精神空间。

“其实每次跟别人聊天都是一次救赎,

让你感觉你不是一个人。

所以做Lili会想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

她好像可以解决每个人关于‘自己是谁’的认识。”

P:此次展览中出现了人工智能 AI Lili,近期人们总在讨论AI是否会替代人类,你会如何看待AI?也会担心被替代吗?

叶锦添:我觉得人工智能跟以前英国发起的工业革命是一样的,比如说原始人最早只能用一个木头做拐杖,后来把一个石头夹在木头里就能作为武器,那个工具的攻击性给人类带来恐惧感。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恐惧的“新工具”。有股很大的力量把所有不同的人都拉成一样的平面化世界,所以众人对于AI的恐惧就由此而生,AI在打破众人原有的平面并重建新的平面。所以现在对于AI有两种发现,我就会比较趋向于把AI看成是一个工具,这是我继续发展的工具。如果我有些作品无法找到合适的人做到,我就会运用AI技术帮我实现。未来AI会呈现两极化发展,一种是把实际的工作抽走掉,让功效达到极致。另一种就是AI能把我们的智慧发展得更彻底,我应该是想把我的智慧发展得更彻底。

P:如果世界末日来临,你会怎么样?

叶锦添:世界没有一个确定的末日,随时都是末日,末日来临就是横刀一斩。就算真的有那么一刻,也是肉身死亡而已。这是人世间的时间,没有精神,我们是投射出来的。但当时我们也忘记了这一次做过什么事,我还是相信这个东西有累积的,我们会变成另外一个什么东西的开始,它原来就是不生不灭。

P:你可以分享人生中某个印象深刻的时刻吗?

叶锦添:我其实蛮多的,在我的过程里面好多三百六十度翻身的那种时刻,从很不好,然后慢慢又站起来,接着又看见一个新领域,至今已经翻身好多次了。

《镜子宇宙》展览现场 ·《自然主义Lili》雕塑 350x60cm 青铜 2025

P:看到被根茎盘旋缠绕的“自然主义 Natural Lili”,你是否也想以此表达人类与大自然的共生关系?

叶锦添:我觉得地球不是人的故乡,因为你看到人进来地球之后,它没有按地球的逻辑来走,人持续发展,到发展出现代建筑,所谓现代建筑本身就有反自然的意思,或者变成一个高楼大厦,它的根基都是水泥钢筋,与地底下自然形成的石头不太一样。但我们都知道地球是通过很长时间形成的一种结构,期间可能也有其他东西进来。

我现在会思考外星人,其实人有可能也是一种外来的,人有自己的整套记忆,所以人类可以从大自然的原始记忆里慢慢变成数码的世界。我们纵观整个建筑史,第一个是自然洞穴,慢慢会变成用草木造成的有几何形草顶,地球没有这种形,都是人做出来的。后来就建立所谓的跟它相关的东西,比如说是神兽,这一切都是基于自己的记忆投射出来的。

其实我们来到地球之后是在慢慢找回自己的记忆,希望让自己感觉到安全,所以慢慢建成了整个人间世界出来。或许我们来的时候觉得猴子比较接近人类原始的东西,所以就选了猴子,猴子才开始慢慢往人进化。我们还不清楚人的原型是什么,因为现在的人也一直在变。我在威尼斯看15世纪服装展,几百件华丽宫廷大裙子的身高都那么矮,我问是童装吗?和展览方的人聊过才知道,以前的人就那么小,男装也如此。其实我们有个错觉,以为所有东西都一样,这是不对的。我们在某种撞击之间产生矛盾,撞击完了要磨合,撞击又磨合。所以我们会一直有点迷惘,陌生感。

其实每个人都被设定在一个独立宇宙,不是在同一个空间的,所有人坐在一起,也不是在同一个空间,它就分给你一个宇宙,分给我一个宇宙,你坐在这个房间,这个房间对你我来说不是同一个房间,但我们是重叠在一起,就以为是一样,但其实不是。当你清楚这点之后,你就会善于沟通,如果你问我问题的话,你就先想,叶锦添这两天与这个房间有什么关系?那么你就从这个角度来探问我的宇宙,我就回答:“我也想一想你是哪里来的?”哈哈。其实每次跟别人聊天都是一次救赎,让你感觉你不是一个人。所以做Lili会想到一个很奇怪的问题,她好像可以解决每个人关于“自己是谁”的认识。她没有我是谁,但她又在这个世界里面,她就会让你看到好多东西。

P:⼈类⼀直在追逐精神与物质的内涵,究竟我们是谁?从何⽽来?归于何处?关于这三个问题,你有答案吗?

叶锦添:我有,但是我一直都不同的,因为那个问题本身不是问你的答案,是问你的当下在哪里?有可能是这样,可能是密语吧,哈哈。我们有一本展览画册《MIRROR GARDEN 镜子宇宙》,有454页那么厚的,里面有Lili的所有发展和在场,给出了很多可能,也给了很多答案。其实里面会给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你一直以为自己在笼里面,其实你在笼外面,即使你和别人说你在笼里面,完了又感觉自己在笼里面,因为你把自己投射到笼里面,所以Lili就是代替你在笼里面,你得去看她,你看到她也看到其他人,就比如说我跟你聊天,你只看到我,你看不到自己的,可能你脸上有个头发你也不知道,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的视觉,只看到你自己坐在这个房间里跟我一起聊天,你还可以飞到这边看你自己,也会飞到我的口袋看里面有什么,那个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也就没有平常看到的世界那种局限性而产生的无限感,因为挡住你的就是无限,你看不见就是无限,你看得见的也不过如此。

P:你从小就是这样的思考模式吗?

叶锦添:我觉得有点像,在我小时候有可能是一种毛病,好多人觉得我怪怪的,然后就觉得我在玩,也不觉得我在认真。

P:这么多年,还可以保持这种状态其实很难的。

叶锦添:我觉得有些人比较容易被认可,只要你做得很好,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高。你看我对每个细节都不放过,人们对这种态度会有一种尊敬。我们一定要做到最好,做到超过所有东西的好,就让他们去感觉到有另外一个世界,当他们接受之后,他们也希望自己提升起来,就不会停留在普遍的一个议题里面,他们也希望讲出一些很不得了的东西给世界看见。

另外,幽默的人会获得几分喜欢。比如说上世纪80年代时你还可以装酷,到现在你不能装酷,你装酷,人家觉得你有毛病,你要还有两下会接地气地笑,那会显得你大方。

P:嗯,谢谢你教我做人。

叶锦添:哈哈哈……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