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名人轶事] 原创 朱熹问学生:为何说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2 已有 4 次阅读   6小时前
原创 朱熹问学生:为何说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浮玉织史 2025-11-08 17:44
程朱理学是宋代儒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至今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围绕理学产生的诸多争论,正是其作为千古之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的体现。作为理学的创始人,朱熹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也是一位在教育领域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家,他的教学方法和思问精神影响深远,值得一提的是,朱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
朱熹出生于福建尤溪县的一个儒学世家。家中祖父朱森是学术有成的商人,父亲朱松同样重视教育,严格管教,尤其对朱熹的教育十分上心。朱熹从五岁起就开始启蒙学习,六岁时已能读《孝经》。在其他孩子玩耍的时候,朱熹却常常在沙地上用手指画出日月八卦的图案。一次,他向父亲提问:天上发光的是什么?当父亲告诉他是太阳时,朱熹又继续追问,太阳依附在哪里?外面的天空又是什么?父亲一一作答,这一连串的提问令朱松吃惊不已。可以看出,朱熹从小就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
父亲察觉到朱熹的与众不同,很快将他送入了学堂,让他与年长的孩子们一同读书。十岁时,朱熹已能通读《孟子》《大学》《中庸》等经典,且每次读书时都非常投入,常常沉浸其中,忘记了周围的世界。朱熹的父亲在去世前将他托付给了居住在建瓯的友人刘子羽,并请求三位大儒来教导他。丧父的朱熹更加努力,他白天学习,夜晚则继续刻苦钻研,学业有了长足进步。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朱熹逐渐明白自己想要追求的目标——成为像孔子、孟子那样的圣人,领悟到圣人之学的真谛。这一思想贯穿了他的一生。在晚年的讲学时,朱熹还常对弟子们说:普通人也要以成为圣人为自己的任务。
朱熹的学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个人的书籍和学问中,也体现在他为官的经历上。年轻时,他在18岁时考取贡生,19岁成为进士,次年就开始步入仕途。在任职期间,朱熹一方面勤政爱民,另一方面依然保持着对学术的热爱,不断研究儒家思想并钻研道家思想。他的思想源泉广泛,来自于五湖四海,尤其通过与当时的名士们进行交流和讨论,不断深化自己的学术观念。在他的仕途中,朱熹曾多次与当时的大儒李侗、张栻等学者进行深度探讨,并多次外出游学,拜访各地的学者,汲取新的思想精华。
在这一过程中,朱熹与许多学者发生了激烈的辩论,其中鹅湖论辩便是他学术生涯中的一大亮点。在与蕲州州学教授李宗思、心学代表陆九渊等人的论辩中,朱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说。最终,他总结出了中和旧论,并通过这种方式来重新解读程颢、程颐的理学思想,完善了理学的理论体系,也使其哲学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同。
朱熹创立的理学,提出了格物和穷理两大核心理念,这也成为了理学的精髓所在。所说的格物,是通过对外物的观察、触摸等感知方式,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朱熹认为,万物之中都蕴含着天理,而人若想达到圣人之境,就必须感悟这些事物中的天理,回归天人合一的本性。否则,若人沉溺于欲望,便会偏离天道,导致失去常理,甚至给社会带来混乱。
在朱熹晚年的教学中,尤其是在他回到故乡开设书院之后,他仍然保持着热爱思考和提问的学风,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维。有一次,他在课堂上看到一位提着竹篮走向集市的妇女,便向学生提问:我们常说买东西,为何叫‘买东西’,而不是‘买南北’呢?这一问题让课堂上一时陷入沉默,学子们都没能回答出来,直到一位十岁的孩子提出:根据五行理论,东西代表木金,而南北则代表水火,竹篮可以装下木头和金属,却无法装水和火,因此只能买东西,而不能买南北。朱熹听后大为赞赏,认为这是一个独特的见解,也提醒学生们治学要从细节入手,思考问题要有创见,而不能仅仅是死记硬背。
朱熹的学术思想不仅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代的学子们树立了榜样。英国科学家曾李约瑟认为,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推动科学进步的关键。尽管朱子理学的唯心性质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评价,但朱熹严谨、创新的治学精神无疑值得后世学子学习,并为当代学术探索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