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凯旋:杜甫给生活的日常性,赋予了永恒和普遍的意义 2021-11-26 18:00 我(景凯旋)于1983年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唐宋文学专业,毕业后即留校教书,教的也是古代文学。但自己性本疏懒,又不愿局限于专业,终老一经。自忖学问之事,不在谋生,而在追求人生价值。有很长一段时期,兴趣转至东欧文学,
-
【文 学】琉璃姬:诗歌与存在 | 语言与思想的精神性论述 2021-11-06 04:21 诗歌与存在(修 正) | 琉璃姬 诗的天赋并不是想象力,而是你对世界的感受力。 诗歌是唯心的。如果一定要有观,那就是真诚,“认识你自己”, 于坚说去蔽,每个诗人是一所教堂,寺院,我想就是这样类似的“观”。我个人
-
【文 学】顾 偕:当代中国诗歌发展的真诚用意 2021-11-01 11:13 当代中国诗歌发展的真诚用意 文 | 顾 偕 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创作,允许具有一定的社会功用性,自是无可厚非。真切的正面价值取向,那怕千古而然一直这么去宣达张扬,尤其始终还能保持一种高度展示,这就更能显示出诗歌希望力量的崇高
-
“诗人们说了太多谎话。” 2021-08-12 19:00 拿一些诗人来说,他们刚开始写的时候都很好,那是一种闪电,是火焰,是他们孤注一掷的一种赌博。但出版一两本诗集之后,他们看上去好像就分裂了。你随便往哪儿一看,你就发现他们正在某个大学教创意写作。现在他们觉得自己知道该怎么写了,所以他们迫不及待地
-
诗人“重要的诗”,单纯用“好”与“坏”的标准无法准确衡量 2021-07-06 10:11 一 诗人是怎样的一类人?在我眼里,诗人是与众不同的一群人,诗人是特立独行的一群人,诗人是永远不甘寂寞的一群人。他们惯于在喧哗之中寻觅幽谧,在寂静之中追寻喧腾;他们惯于将日常话语处理为超常的言说,又让超常的话语
-
格律诗需要改革吗,怎样才能让它重新流行呢? 2020-12-06 07:12 这个问题肯定会引起很多争论,有人问:怎么样推动近体诗改革,让它成为流行诗体?如何做好诗词改革,并超越现代诗及古代的诗词。 前言 老街就经常在网友的留言中见到两种论调,一种是坚持近体诗(格律诗)的创作规则,一种要求近体诗也应
-
半山文苑丨诗话人生 2018-09-12 08:29 半山人文按: 《诗话人生 —— 一个诗人的心灵低语》 (修订本)是陈其旭先生的哲理随笔集,涵盖了文学、艺术、青春、岁月、友谊、爱情、婚姻、家庭乃至命运、善恶、环保等诸多方面。全书内容广泛,形制短小,见解新颖,仿佛信手拈来,了无斧凿痕迹。
-
本页有 1 篇日志因作者的隐私设置而隐藏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