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诗词歌赋] 原创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去世:2008年丈夫离世,她单身16年

3 已有 19 次阅读   20小时前
原创 “诗词的女儿”叶嘉莹去世:2008年丈夫离世,她单身16年
金色历史 2025-10-27 16:38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2024年11月24日,叶嘉莹这位被誉为“诗词的女儿”的学者,在天津南开大学南开园去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是华裔女学者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她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影响力,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叶嘉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她与丈夫赵钟荪的婚姻并没有爱情,但她仍为家庭生育了两个女儿。赵钟荪因未能生育儿子,对她施以暴力。为了孩子,叶嘉莹选择没有离婚,一直独自撑起家。 2008年,赵钟荪去世,之后叶嘉莹独自生活了16年。 (叶嘉莹幼时在北京的旧居)
叶嘉莹于1924年7月2日出生在北平西城区察院胡同的一个四合院内。她的祖父在光绪年间考中进士,家族历来重视教育。
叶家是蒙古族旗人,历代重视女性教育,叶嘉莹的外曾祖母、祖母、母亲、姨妈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作为家中的长女,叶嘉莹有两个弟弟。3岁时,她便能背诵白居易的《长恨歌》,并且开始读郑板桥的《题游侠图》,智力远超同龄人。 5岁时,叶嘉莹已经能用文言文写信了。姨妈为她和大弟弟安排了家庭教师,使姐弟俩从小接触《论语》和《四书集注》。
(叶嘉莹与两个弟弟) 叶嘉莹的父亲叶廷元是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生,他在家中教授子女英文。
10岁时,叶嘉莹考入北平笃志小学,并迅速跳级到五年级,弟弟则读三年级。她很早就接触英语,学业成绩比同龄人优秀。 不久后,叶嘉莹考入北平市市立女中。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父亲随航空部门赴上海,与家中失去联系。叶嘉莹与母亲、弟弟在北平度过艰难时光。 15岁时,叶嘉莹开始创作诗词。她的作品如《秋蝶》《对窗前秋竹有感》《咏莲》《忆萝月》等,展现了高超的文学才华。 (叶嘉莹学生时代) 1941年,叶嘉莹的母亲因病去世,这对她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1948年初春,叶嘉莹带着几件衣物,南下结婚。她的未婚夫赵钟荪,和她有着10岁的年龄差距。赵钟荪是北平人,曾在南京国民党政府工作。 由于两家有亲戚关系,赵钟荪经常来叶家做客。由于年纪差距,叶嘉莹并未把他看作恋爱对象。 (叶嘉莹) 1946年,赵钟荪的堂姐为两人撮合,家里人认为叶嘉莹年纪不小,该考虑婚事,于是决定替她定下这门婚事。
叶嘉莹对赵钟荪没有爱情,只是在家人推动下进入了婚姻。 1948年,赵钟荪失业,他的姐夫在国民党海军部门工作,于是为赵钟荪在南京找到一份工作。临走前,他们在北平订婚,当时赵钟荪身无分文,连去南京的路费也是叶嘉莹出的钱。 赵钟荪去南京办理好工作手续后,催促叶嘉莹南下结婚。
(叶嘉莹与丈夫赵钟荪) 1948年3月29日,叶嘉莹与赵钟荪在上海匆忙结婚。赵钟荪的姐姐和叶嘉莹的父亲也在上海,他们没有举行婚礼,只是简单地吃了一顿饭。 结婚后,叶嘉莹与赵钟荪返回南京生活。叶嘉莹在一所私立中学教书,收入并不高,物价飞涨让她备感压力。 1948年11月,叶嘉莹随丈夫作为国民党海军家属,登上驶往台湾的“中兴轮”,开始了他们在台北的生活。
(叶嘉莹为小朋友讲诗词) 在老乡介绍下,叶嘉莹前往彰化教书,丈夫则留在台北,叶嘉莹的父亲也去了台南,家人分居三地。 1949年8月,叶嘉莹在台湾生下了大女儿赵言言。由于丈夫失业,赵钟荪赶到彰化帮助照顾女儿。
12月24日,台湾当局以“肃谍”为名,将赵钟荪抓捕,叶嘉莹也因牵涉被捕,她抱着年幼的女儿被关进彰化警察局。
叶嘉莹抱着女儿向警察局长求情,希望不要被送到台北监狱,因为那里没有亲人,而她至少在彰化有同事。 (早年叶嘉莹)
经调查,叶嘉莹没有问题,最终被释放。然而,彰化女中不再为她提供工作,叶嘉莹只得带着女儿去左营投奔丈夫的姐姐。
由于姐姐家很小,叶嘉莹与女儿只能睡在走廊里。1950年9月,叶嘉莹通过堂兄的介绍,去了台南的光华女子高级中学教书。 (叶嘉莹与女儿)
1953年,赵钟荪终于在台湾当局找不到证据后被释放。随后,叶嘉莹与赵钟荪一同前往台北二中任教。 1954年,叶嘉莹再次生下二女儿赵言慧。然而丈夫依然表现冷淡,甚至不愿陪伴她进产房。 产后,叶嘉莹高烧不退,丈夫依然没有露面,她只得抱着女儿忍受痛苦。 两个月后,叶嘉莹便回到学校工作,赵钟荪继续失业,家中一切经济负担都落在叶嘉莹身上。 (叶嘉莹) 叶嘉莹常为丈夫开脱,认为监狱的经历改变了他,但生活的重压依然让她常受家庭暴力。 1954年秋,叶嘉莹开始在台湾大学教书,努力挣钱养家。赵钟荪仍然没有稳定工作,一直待在家中,而叶嘉莹的父亲也来到台北与他们同住。 叶嘉莹在台湾大学工作了15年,工作量繁重,但她依然为了生计坚持下来。 (叶嘉莹) 她的婚姻也因为丈夫的重男轻女思想而变得充满痛苦,尤其是在小女儿出生后,丈夫的暴力愈发严重。 她曾在台北法院起诉离婚,但考虑到两个年幼的女儿,她最终忍痛选择了妥协。
1966年,叶嘉莹前往美国任教,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哈佛大学工作,为了避免家庭分离,她将丈夫和女儿们接到了美国。
(叶嘉莹夫妇与两个女儿)
1969年,叶嘉莹移居加拿大温哥华,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赵钟荪和两个女儿再次随她前往加拿大。 随着时间流逝,赵钟荪变得温和,叶嘉莹不再遭遇家暴。
1971年,叶嘉莹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去世。
(叶嘉莹与父亲在加拿大合影) 1973年,叶嘉莹的大女儿赵言言结婚,小女儿赵言慧于1975年结婚,两个女儿的婚姻都非常幸福。 1976年,叶嘉莹前往美国费城探望正在读研的小女儿和女婿。令人悲痛的是,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在前往滑雪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双双身亡。
叶嘉莹一直把大女婿视如儿子,感情深厚,因此她的悲痛难以言喻。 (叶嘉莹 1972年) 叶嘉莹与小女儿赶到多伦多处理后事。她和女儿在飞机上的眼泪未曾停歇。大女儿和女婿没有孩子,叶嘉莹的内心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