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冰川,《闲夏》,1996
冷冰川,中国当代艺术家、诗人,曾在荷兰、西班牙求学,巴塞罗那大学艺术博士,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凭着独创的“刻墨”作品,他在画坛上大放异彩。冷冰川的作品,以黑白为主色调,将传统绘画的诗性意境与西方现代艺术的表现手法完美融合,创造出一个如梦似幻的独特艺术世界。在涂满墨汁的卡纸上,他把握刀尖,精心刻画,挥洒线条,点面交织,作品弥漫着精妙的匠心和深沉的情感。
黄永玉先生非常欣赏冷冰川的为人和作品:“你谁都不像,忌㤧无从下口。你没惹谁而谁都不怕。你没天敌,而你的天无边的大。你的笔墨像轻松放牧蚂蚁那么多的羊群,让它们在草原随心漫步。你为那些紊乱不堪的杂木荒草梳理发髻,让她们从野丫头变成闺秀。你让每粒砂石、每片树叶、每根野草,都显出教养的仪态。”陈丹青这样评价:“当他下刀刻画之际,他‘看见’的其实不是黑白,而是七色,冷静的黑,刺目的白,随机玩耍随类赋彩的游戏,他在通篇黑白中营造出绚丽耀眼的色彩与光芒。”
诗画同源,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四十年来,冷冰川先生完成了他的刻墨绘画“二十四节气的恋人”系列画作,这组画作不但有自然时令、山水草木的精妙现形,而且有人间生活场景的传神再现,将东方文化的时光流转主题和现代生活的纷繁体验做了深度融合,充满了先锋精神和人间情味。为深入阐释这组节令作品的精深内涵,宣传中国传统自然文化,也为推进当代新诗与先锋艺术的互动融合,推动当代新诗、绘画艺术的共同繁荣,《诗刊》社与艺术家冷冰川先生联合举办“时令·心源:冷冰川二十四节气诗画展”活动,在每个节气前征集诗歌,并在节气当日展示优秀诗作。
本期“小暑”征稿,选自《诗刊》、中国诗歌网官网投稿和微信平台留言收稿,截至7月6日17:00,共征集到354(组)诗歌,我们从中选出以下优秀作品。
( 诗选 )。
summer
小暑,山中一日
晓岸
暑气不是很沉重,反而是寂静
显得更多些。
零星的飞鸟不断矫正偏移的日光。
出了汗,才感到风是恩赐。
自然的意愿,总是超出生活的意料。
从林场徒步十华里,山连接着山,树木滋生阴影
有人喊了一声,再喊一声。
什么响应都没有,甚至微风都没有抖动一下。
山顶荒野,遗弃的种子得到照顾——
灿烂、蓬勃,那野蛮的快乐
就像一场青春的聚会。
想起很多年前,我也是这样走进一座山
开始一个人的冒险——
一只鹰隼盘旋,河床埋起巨大的卵石
落日苍茫,晚风里收起滚烫的身子——
它不像我——
从不畏惧袒露贫瘠的肋骨
不论是向死亡,还是来自远方的你。
小暑日兼怀母亲
荣荣
早年的梧桐叶,仍落成了眼前的样子,
楼更高路更宽了,能一眼望见的街景却少了。
还有始终在眼前的,比如年轻时母亲
急匆匆的样子,她总骑行在上班或下班的道上,
短发浓过黑夜,浓过人造革包的黑色,
那里藏有打了一半的线衫和生活所有的拮据。
比如她结实的样子,等在马路牙子上,
身边支着同样结实的杂牌自行车也扭着
车头,向高考临时的考场大门。
我还看见了我真正的出发,从那年的小暑,
从她有些焦急、又有些从容的等候。
行道树宽大的树影,遮掉了一半暑气,
有几缕风,挪来稍远处向晚的阴凉。
始终在眼前的,还有生活与时间的双重
戏法,和她日渐的衰老、消瘦和无力。
一次次半夜梦醒,仍感觉在她的车后
坐着,身前已是一片虚空。
这总让我止不住奔赴,越过那个小暑和过去的
无数个小暑,总让我想抓住那句叮嘱:
“囡,坐稳了,抓住了。”
眼前是怀念里的荒草和内心日益的荒芜。
草帽兜里的覆盆子
敬丹樱
任意物件都能引领她
回到某种生活
那是一顶装过覆盆子的草帽
她没见过玛瑙,覆盆子被她定义成玛瑙
成色最好那种
带着汁液丰沛的甜味
盛开在父亲工作的大山,在她嘴角
在某张发黄的黑白照片上
所有节气里,她只记住了小暑
那属于覆盆子的节气
她对父亲的想念,还不如对覆盆子来得迫切
溪边红彤彤的覆盆子
装了半草帽兜
递给她那个瞬间,父亲身份
也被那个半天前还十分陌生的络腮胡子
递了过来
她跟父亲的草帽慢慢熟络
父亲每天都戴着它出门
每天傍晚接过草帽,成了保留节目
她总能在帽兜里有所收获
有时她踮脚从墙上取下草帽戴戴
小脑瓜在帽兜里
骨碌碌转成拨浪鼓。事实上,直到新一轮
别离发生
她还没真正触摸到大山的脉络
即使有父亲引荐
她也只能算作客人
上车前她摘下草帽递给父亲
不过一个暑假,她发现草帽边缘
磨损的痕迹加重了
后来她有很多很多顶草帽
绑蝴蝶结的,带蕾丝边的,飘带长长的
没有一个帽兜
收纳过红得发亮的覆盆子
小暑农事
张绍民
争分抢秒把成熟的早稻收割
紧接着在早稻田里抢插晚稻秧苗
赤日炎炎,“双抢”全都属于劳苦体力活
现在好多了,机械化耕作、抛秧
过去的纯体力原始农活得到了告别
如果水稻只种植一茬
在六七月,稻田流淌全身绿茶
田野喷射热气,而禾苗青青
有丝绸流淌拥挤的清凉如水的意境
小暑小热,不过热得也不低调
辛苦莫过如此,手里有粮就有最大安慰
稻谷把汗水结算为黄金
稻浪在晒谷坪上舒展脸面
一粒粒欢乐尖叫铺开沉甸甸的抒情
看一眼就心里踏实
为此所有的付出值得
白天辛劳,体力需要充电
送到田间的一桶白米粥补充意义
用浩浩荡荡群星熬粥,白银如心游泳
喝一条银河成为体内雪花飞舞的花园
夏夜星空铺满大米
米的高度让尘世抬头
思念天上的事体现一生的价值
夏夜萤火虫散发出米的香气
飘入劳累的睡梦中星星点灯
呼呼大睡的身体像休息的农具
好比卸下来的行李,暂被忘记
人活成一小块大地

冷冰川,《潘》,2020
此山中
深木
一直活在农历节令里
这是五月末,小暑临近
花至荼蘼,果实大都青涩
漫山的绿,泛起波涛
几粒鸟鸣的水泡浮起后
又迅速被绿海湮灭
四周有令人眩晕的生机
生存的博弈庞杂而有序
避无可避,就像一棵棵树
以及树阴空隙里的草
请勿完全相信靠山吃山
纯白鹅膏菌、朱红相思子、金环胡蜂
前人用命积累的图谱
覆盖住无妄的贪欲
吟啸,风刮过树梢
与一座大山不谈坎坷
夏过了就是秋,秋过了就是冬
一想到父母也躺在山中
成为大山的一部分
感觉与大山又靠近了一些
小暑夜,我将写下一串虫名
方舟
小暑夜,我将写下一串虫名——
深度睡眠中的蜻蜓
练习热恋的二星蝽
等候捕食的食蚜蝇
打扮成草鞋的蚰蜒
佯装的竹节虫,静坐于树叶之上
不结网的白额高脚蛛,走出家门
提前开始了它的雷霆行动
它们如此之小
小过我所有的生命途经之地
我并不知晓,在与我同纬度的生物圈内
它们已潜伏多年,但我从不凝视
我常常绑定一些虚无之词
在黑暗中运行、指认和说出
有关生命的目录,但都绕过了它们
这一切,都存在于我的经验之外
我甚至要穿过成语中隐藏的律涌桥
要穿过城市更新后命名的彭辣村
要等侯数日,自然导师木头和文竹
从另一片森林公园里归来
在去道滘镇的北岛夜观时
顺便捎上我
这是走过半生之后
空隔两行的小暑夜
纸上的行吟正空留江河无声
意外地,我找回了旧时候的手电筒
在手机里的最小微距模式里
睁大了眼睛
今夜,我将尝试写下一串虫名
作为万籁之一种,替代我嘶哑的口器
止于言或重新发声
小暑,蟋蟀
郑小琼
我坐在暑热中收集蟋蟀鸣叫的轮廓
月光筛选出万物的形体,院中低矮的桑树
伯劳鸣叫,急促的声音里溢满悲伤
我们的情感垂直掉入清凉的井中
在鸣叫的蟋蟀体内阅读橘色的乡愁
拖拉机在旷野中的轰鸣
岛屿上的山茱萸被人砍伐
航标灯迈着踉跄的脚步在江面走动
鱼从江中跃起,蓊郁的皂荚树
在微风中闪耀盛夏的荣光,它伸手
把我们从悲伤的异乡捞起
在迁往南方途中,我已被俗世抽丝剥茧
整个世界只剩下一套生存法则
尽管抽象得复杂,像蟋蟀的鸣叫
在它们繁复的叫声中,我对诗歌、乡村
伤感……有了清晰而纯洁的定义
即使历尽沧桑,仍保持普世的良善
汉语正为蟋蟀的鸣叫导航
穿越中国式的风景,我看见数只蟋蟀
朝南方车间的机台上迁徙
遥远的回想
年微漾
天亮时鸡犬相闻
祖母摘下木质门闩
她要去渠道汲水,怀抱贡品和香烛
初二是祭祀土地的日子
新鲜的菜叶浮在水面
缓缓流过土地社
田野间处处弥漫着稻草的香味
露珠在荷叶上滚动
对蚂蚁而言,那声响如同惊雷
年幼的孙女,此刻尚枕着神灵的庇佑
一个香甜的梦正在发生
她被抱养到这里,已经十四个年头
有一天,她听见木盆中的水
用清澈倒影,议论着她的美
这让她有点不好意思
中年的邮差回到村里,将一封信
准确投递。小暑的清晨阳光滚烫
他知道信纸上写的字字都是火焰

冷冰川,《泼水》,1990
题冷冰川《闲夏》
林枭
月半弯已钓走整个墨海
棕榈影、蝉骸、藤床的镂痕
还有,棋枰上悬停的劫争
空沙发溺入的弧度,仍焐着
白昼炽热与落子的余温
这不妨碍慵懒的猫,蜷成雾的绒球
不妨碍风,从水面窃来几刃凉
敷上女子眉睫的轻颤
如此幽邃、封存的夏夜
月光淬洗瓷裂的寂静
她指间垂落的蒲扇,曳得轻缓
仿佛要网住黑色宇宙
独醺的闲
刻墨里的小暑
袁牧
冷冰川的刻刀游走于黑白之间
在墨色里拓印小暑的轮廓
蝉鸣被压进线条的肌理,草木疯长的姿态
化作深浅不一的刻痕,蜿蜒成河流的形状
暑气在宣纸上游走,晕染出人间烟火
巷口摇扇的老者,摊前切瓜的妇人
被定格成永恒的剪影,在墨色的舞台上
演绎着小暑时节独有的市井长歌
那些刻痕是江南烟雨的针脚
缝合自然与生活的边界
东方的诗意在刀痕间流淌
现代的情愫于墨色里生长
冷冰川用刻刀,为小暑镌刻下
一幅永不褪色的,带着体温的画与诗
小暑
魏甫
江淮地区的梅雨即将结束
而你开始频繁活动
七月,我们的日子逐渐简单
凉风已撤回故乡
扑面而来的热让母亲和我
陪伴蟋蟀至深夜
庭院墙角时有小动物出没
它们嗅到了夏天的信息
时刻准备好
飞往高空的翅膀
被提及而撑起早晨的还有绿豆
等河流沉入相应位置
阳光紧紧抱着我
从远处山峦迎来一股清凉
小暑站在中原大地上
向无关的灰烬
不停嘶鸣,直至所有声音
不再成为火光的信号
小暑
闲云
青石板上蒸着半熟的月光,
蒲扇摇落几粒流萤,
跌进惺忪的池塘。
蟋蟀把鸣叫藏进砖缝,
老槐树用阴影称量,
一勺风,两钱凉。
卖冰棍的吆喝声,
被蝉鸣切成碎冰,
含在巷子深处慢慢化
—— 而母亲晾晒的蓝布衫,
正轻轻兜住整个夏天,
将汗湿的云朵,
凝出星霜。
小暑记
张占平
七月做深呼吸。母亲在高处
听杜鹃布道声声
春天时离开,坚硬的春风
带她到另一处田园
虫吟蛙鸣,百花恣意
蝴蝶舞动六个翅膀
人间安静,我往林子深处走去
一只鸟引着我
我在寻找什么
所往何处
再远一点
是否也有某种隐秘和旁证
夕阳站在山梁的时候,我已观察它很久
万道金光似大鸟双翼
迟迟不肯收拢归去。热烈而
心怀不甘
小暑
左敬贤
小暑有无雨乎
你在垄上栽的
冬瓜、西瓜、南瓜、苦瓜的
绿叶子上去听——有无淅淅沥沥声便知
垄上瓜的藤蔓,藤牵蔓绕
汹涌得像钱塘潮
蝉在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喊
小暑被喊醒了
来到了垄上,那瓜叶们铆起劲地
开疆拓土
小暑也来到了我家小院
几天没见的葡萄架像把伞
霍然撑开
下雨了,它撑开一片晴空
烈日当头,它搭起一架凉蓬

冷冰川,《诗经系列》,2021
菩萨蛮·小暑雨天 (通韵)
Iily
南窗一放潇潇雨,携来庭树三分绿。不住片时凉,清幽流水香。
翻书知有味,更向心头醉。静坐或闲观,连阴六月天。
祝英台近·小暑
张爱军
乱云开,微雨霁,湖上荷风度。岸柳蝉嘶,小船泊远浦。红衣时递幽香,青芦深处,频频见、游鱼飞鹜。
白鹭翥。还见紫燕黄鹂,犹歌长短句。瓜豆离离,凌霄和烟暮。夜来暑热无眠,纳凉北牖,忽听得、槿花如雨。
七律·小暑
马倩倩
暑气初蒸日影长,墨云泼处晚生凉。
风摇翠盖擎珠碎,雨跳青钱溅玉香。
一枕松声清蝶梦,半帘竹色润诗肠。
何当更写潇湘意,淡扫鹅溪尺素霜。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