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艺论·研究] 原创 曹操说过三句名言,一句酒鬼喜欢,一句中年人喜欢,一句文人喜欢

1 已有 117 次阅读   2025-06-22 23:45
原创 曹操说过三句名言,一句酒鬼喜欢,一句中年人喜欢,一句文人喜欢
刘明宝 2025-06-21 19:10
曹操,作为汉末三国时期的雄主,不仅在军事与政治领域留下了不朽的功绩,他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堪称伟大。与他的儿子曹丕和曹植并列为“三曹”,曹操的文学成就虽然比不上他的儿子,但凭借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与高远的志向,他的作品同样蕴含着深刻的意境,许多篇章至今仍为人传颂。
在曹操的文学作品中,有三句特别著名的名句,分别吸引了不同的群体:一部分酒鬼将其作为口头禅,一部分中年人将其奉为座右铭,此外,还有许多文人对其中的深意赞不绝口。这三句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曹操不仅是战场上的枭雄,他在每次战役前后,往往都会写上几句诗歌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比如,在赤壁之战前,曹操就写下了著名的《短歌行》,这首诗中有一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从这一句可以看出,曹操当时信心满满,对自己必胜的结果充满了坚定的信念,气吞山河,气概非凡。
然而,众所周知,曹操的信心未能成为现实,赤壁之战以曹军惨败告终,曹操也险些折戟沉沙。尽管如此,《短歌行》仍被后人广泛传颂。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便是酒鬼们的特别喜爱。其实,酒鬼们并非钟爱整首诗,而是其中的这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句话深得酒鬼们的心,在他们看来,这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一句名言。
这里的“杜康”指的是美酒,传说中的夏朝君主杜康首创酿酒技术,后来被尊为酒神,“杜康”也因此成为酒的雅称。自古以来,酒便是贵族与英雄豪杰们的必需品,曹操作为一位雄图天下的枭雄,怎能不品酒呢?在紧张的赤壁之战前,曹操为了安抚将士们的情绪,特意宴请众将领大醉一场,希望借此壮胆士气。而这“唯有杜康”便成了酒鬼们发泄压力、寻找慰藉的口号,仿佛饮上一杯,所有的烦恼与忧愁都能随酒而去,心情瞬间得到释然。
然而,酒鬼们虽然把这句话当做信条,确实也能从中感受到某种程度的心灵慰藉,但长期借酒浇愁显然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酒虽然能暂时放松,但过度饮酒却可能带来更多的身体伤害。所以,如果你听到某个酒鬼在一旁念叨“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不妨留意一下,他或许正在心情不佳,或有难以言说的烦恼。
曹操在军事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他并不像年轻的孙权那样早早建立了强大的基业。曹操曾有感而发地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既是在赞赏孙权的年少成就,也在感慨自己为时已晚,未能早早展现雄图。这种感慨其实与古人的“中年危机”有所相似,尽管他们的“危机”更多来自“时间的紧迫”。古人寿命普遍较短,五六十岁便已年老,很多事常常感叹来不及完成。
曹操起兵时年已35岁,这意味着他没有过多的时间可以浪费,必须尽快抓住机会,扩展自己的势力。到建安十二年,53岁的曹操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基础,并在经过碣石山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龟虽寿》。虽然这首诗广为人知,但其中有两句特别被中年人视为座右铭,那便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表达了即使年老体衰,但内心依然怀有远大抱负的坚定决心。
这两句诗成为许多中年人的共鸣,因为它正切中了他们的内心。尽管身体逐渐衰老,机会也越来越少,但那份未曾熄灭的理想与追求,依然是他们心中的动力与希望。曹操通过这两句诗,展现了他面对年龄增长时的积极态度,并鼓励所有人要在任何年龄段都要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此外,曹操并非仅仅局限于自己的经历,他作为一位文学家,也在作品中融入了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比如,他有一首《观沧海》,这首诗中的两句诗句尤为精致,展现了曹操超凡的视野和恢弘的气魄,成为许多文人喜爱之作。诗中有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不仅描写了大海的辽阔深邃,还将太阳、月亮和星辰的壮丽景象巧妙融入其中,展现出宇宙的浩瀚与神秘。
这两句诗极具艺术魅力,它们的简洁却又充满诗意,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尤其符合文人追求浪漫、幻想与自然的审美。曹操通过这简短却深邃的描述,把宇宙的宏伟与生命的渺小完美结合,引发了人们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也让人领悟到人类创造力的伟大。
通过这些诗作,我们可以看出,曹操的文学不仅源自个人的经历和感悟,更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学才华。他的诗句有着与众不同的恢弘气势,远超一般文人,这正是“曹氏文学”独有的魅力所在。
分享 举报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