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杨绛评价张爱玲,虽然说得有点主观,但指出了她一个逃不过的污点 武侠百晓史 2025-01-09 13:00 民国时期的女性,与封建社会的女性截然不同。在那个新旧交替的特殊时代,女性不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们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她们渴望被尊重,渴望独立。在那个时期,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也
-
原创 李白名气震古烁今,正史中为什么很少记载他,都是他性格造成的 史海书虫 2025-01-09 13:00 李白是唐代大诗人,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李白的名人效应依然不逊色于当代明星。在史书上,关于李白的记载,论字数确实不多,在《新唐书》中将《李白传》归类
-
原创 梁周洋:林徽因的曾孙女,30岁成一代名媛,令西方人刮目相看 谭永来 2025-01-08 13:30 梁周洋:林徽因的曾孙女,30岁成一代名媛,令西方人刮目相看 在2013年,上海举行了一次国际名媛舞会,这个舞会邀请了很多西方皇室贵族女性参加,参加这个舞会的门槛也很高,很多西方贵族都对东方人不屑一
-
原创 宰相之女出上联招亲:一杆银枪,能挡雄兵百万,乞丐巧妙对出下联 历史不应忘记 2025-01-08 17:00 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华夏祖先留下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不管是瓷器玉器等艺术瑰宝,还是诗词歌赋,对联谚语等文化瑰宝,都是华夏子孙们最宝贵的财富。 而在众多的文化艺术中,对
-
原创 斯文教授爆红狂捞金1000万,称不怕被骂!人民日报:红得有理 宋赞 2025-01-08 11:30 在当今娱乐至上的社会,那些被逐渐忽略的传统诗词文化竟然在一个充满“流氓气”的糟老头子的引领下走红,这着实让人感到意外。这位糟老头子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的诗词班教授——戴建业。或许你没有听过他的名字
-
原创 鲁迅葬礼出殡现场:16位大人物抬棺,国母扶棺,送行队伍长几十里 鲲鹏历史阁 2025-01-05 11:13 “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1936年9月,鲁迅似乎预感到了自己的身体撑不过几个月了,即使在6月份的时候,他的病情好转很快,身边的人都认为“他好了”,当时鲁迅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自己的身体状
-
原创 齐白石人生中的最后一幅画:踉跄走出卧室下笔,却被后世称为神作 百谈史踪 2025-01-05 11:15 王维曾留下一首画作欣赏的诗:"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这幅画中的山水与流水展现得如此逼真,仿佛现实中的景象。当走近时,却意外地发现原来所见之物只存在于画中。这种神来之笔的艺术
-
原创 1924年泰戈尔访华,离开前留给林徽因的三句诗,道破徐志摩的结局 陈帅说历史 2025-01-05 11:27 1924年4月12日上午10点,一艘轮船缓缓驶入上海汇山码头。 早早等候在这里的人们终于见到了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的人——印度诗人泰戈尔。 泰戈尔此次来华,是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热情邀
-
原创 入狱前丧夫、入狱后女儿被杀,活到94岁,却因洗澡被烫感染而死 花开半夏春已逝 2025-01-04 11:29 意志目标不在自然中存在,而在生命中蕴藏。 她曾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名媛,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艰辛,最爱的人在她的身边一个离去。就算是这样,她对生活的不服输性格,以及坚定的意志将人
-
原创 1981年,宋庆龄葬礼原定10点整,邓颖超:马上开始,早一分钟也好 张甲良 2025-01-01 12:12 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 ,北京一处寓所内人影攒动,气氛紧张,随着一声哭喊,88岁高龄的宋庆龄先生停止了心跳,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在她去世前,曾对身边人交代过:“我死后,把我葬在上海万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