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 汉语真是博大精深!一篇文章96个字却是一个读音,旷古奇文 张大树文史 2025-01-30 11:00 中国的语言文字历经五千多年,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发展,才形成了现在意蕴丰富、言简意赅的汉语言。汉语言是中国文化之瑰宝,中华民族之灵魂! 在汉字的发展历程中,涌现了同音
-
原创 一代大师马一浮,20多岁丧妻终生未娶,弥留之际自撰挽联 历史驿站V 2025-01-30 17:00 纵然情深,奈何缘浅;“千年国粹,一代儒宗”。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位大师。他在哲学、文学、佛学上的造诣都颇深,又精通书法,一生词作也很多。 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称得
-
原创 夏默庵出上联为难毛主席,毛主席当场对下联,夏默庵听完连声称好 张秀秀 2025-01-30 13:30 毛主席在长沙读书时,曾经趁着暑假与同窗萧子升一起到安化县的梅山旅游,顺道拜访了一位当地的文化界名宿。 这位名宿名叫夏默庵,六十四岁,曾经是清末的一名“贡生”,还当过候补县令。 民国成立以
-
原创 为什么杜甫活着时,他的诗无人转发,无人赞赏,甚至无人问津? 历史沧海笑 2025-01-30 17:00 前言 伟大的“诗圣”杜甫在去世前一年发出凄凉的感叹:“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这句凄凉的感叹反映的恰恰是一个冰冷无情的现实:杜甫活着时,他的诗无人转发,无人赞赏,甚至无人问津。 杜甫
-
原创 辜鸿铭:中国人的美妙特质,集成人智慧与孩子纯真一体,朴素精微 黄豆讲历史 2025-01-26 15:18 梁漱溟曾经说: “中国文化之伟大非他,只是人类理性之伟大。中国文化的缺欠,却非理性的缺欠,而是理性早启、文化早熟的缺欠。” 对于这一番言论,辜鸿铭是认可的,但在这番言论的基础上,他又
-
原创 “双枪李向阳”-郭振清的艺术人生 周柃利 2025-01-25 11:30 1927年8月15日,郭振清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小在天津大杂院、胡同里长大,对天津街面上许多杂耍艺人的表演十分感兴趣,街上有许多唱大鼓、走江湖杂耍卖大力丸的、玩皮影戏的、踩高跷的、还有单弦、评剧、相声、数来宝等
-
原创 三毛真实的撒哈拉之旅:形同乞丐住垃圾旁,日用品靠捡,只有爱情 品书饮史 2025-01-25 13:30 人生短短数十载,能遇到一个真心相爱的人属实不易,何况是心心相印携手相伴的灵魂伴侣。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从古至今,名人们的绝美爱情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今天想为大家讲述的是一
-
原创 原创她启发了胡适的进步思想,却卑微爱他50年,还把全部财产留给他 珂梦历史人文 2025-01-24 17:00 众所周知,胡适的女人缘,在民国文人中首屈一指。 热播剧《觉醒年代》里的胡适,海外归来,风度翩翩,一入北大就成了进步女性们所瞩目的焦点。 胡适的办公室大门总是向她们敞开,女学生
-
原创 原创仓央嘉措为逝去的爱写下肉麻情诗,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 张小侠说历史 2025-01-23 17:30 读仓央嘉措的诗,是一种享受。在一首首绝美的诗作中,我们读到了他“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纠结,也读到了他“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的伤情。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也
-
原创 一生最爱画裸女的常玉:从富家子弟到穷困潦倒,死后一幅画上亿 清浅之说 2025-01-21 13:00 曾有诗云“文章憎命达”,这样的评语或许不单适用于文人墨客,于艺术画家而言,也是如此。 常玉,一个寂寥平生却在身故后声名鹊起的画家,遗作在2019年被拍出了1.98亿港元的天价。 而在他活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