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1】一书的开篇《审美假说》里开宗明义:“所有美学体系的起点一定是个人对某种独特情感的体验。我们将唤起这种情感的对象称为艺术作品……任何美学体系如果装腔作势的说自己就是建立在客观真理之上,那他显然是荒谬绝伦的,在此也毋庸多论。除了感受,我们没有其他认识作品的541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试问闲愁都几许》 69cmx138cm 心中有明丽 笔下有清新 ——访著名画家宋彦军 2006年,他29岁时即以《都市丽影》荣获第六届中国工笔画大展金奖;2008年,他31岁时入选全国政协主办的“当代中国画优秀作品展——河南十人作品展”,成为当时全国政协主办的全国分省区著名艺术家进京系列展览687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自清代碑学中兴之后,当代碑学风盛本身是书法艺术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北人雄强,南人娟秀的大格局已经渐在发生变化。 北碑书法之尘封已然被当代(包括南方学子)相当多的书法家所拂拭。 涌现出了相当多的属碑学体系的书家。 李晓军便是其中的一位执着者。 大凡当代碑学体系的书家,基本走的是碑与帖相融合的路子。769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http://https://v.youku.com/v_show/id_XNDM5NDYzMTczNg==.html?spm=a2h3j.8428770.3416059.1826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近年来,由于政策的开放,文艺思想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西方各种思潮在冲击着中国,青年人基本上都被吸纳过去了。但他们还会回来的,一定会回来的。他们是变得更加强壮,更具有思想后,又返回“大陆”来。 在新思想的浪潮中 1987年2 月20 日 回来 50x34.5cm 20世纪90年代547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金色时光》 53cm×96.5cm 郜宗远的山水画表达的方式是语言平实而富有表现力,写景抒情,不造作,不装腔作势,用别具匠心的章法和笔墨与广大观众交流,使人赏心悦目,享受画面内在的力与美。 《山中小户》 70cm×47.5cm 绘画语言的平实往往被当代一些画家所忽视,以为作品的表达方式平647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主办单位 齐白石纪念馆/美术馆 特邀策展人 刘彭 展览时间 2019年10月19日——11月8日 展览地点 齐白石纪念馆/美术馆二楼第一二三四展厅 开幕时间 2019年10月19日上午10点30分 曾翔 大字作品《发》300m×300cm2019年 展览前言 中国书法,滥觞于殷,鼎盛于周秦528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当传统山水画的模式松动以后,多元探索的格局使山水画界呈现出多彩多姿的状态,许多画家作出的可贵探索展示出中国绘画发展的广阔空间。郜宗远先生的艺术从传统的审美经验入手,强调个人化的视觉感受,创作出了一批具有个人风格的山水画,展示出一种新的审美境界。 《湘西小景》 52cm×35cm 站在宗远的556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文/陈师曾 我国之画,汉以前多尚人物,逮至六朝,山水始肇其端,然为人物之点缀,尚不能蔚然自立。及唐王维、李思训辈出,山水之画,于焉乃昌。方之欧洲,亦同斯例。试观希腊、罗马以及中世之美术,皆以人物著称。洎夫十七世纪,英法画始有山水。然则山水画之后起,中西竟有相同,殆亦有自然趋势耶。自唐以后,画家代出,654 次阅读| 没有评论
-
(傅抱石《读画图》) (一)不知疲倦的研究者 傅抱石先生对中国绘画传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1925年他二十一岁时,即已完成第一部著作《中国画源流述概》。他在所著《中国绘画变迁史纲》中这样形象而有趣的描述中国画:“假若艺术是个人,恐怕世界上也找不出这样一个人,又骄傲,又和蔼,又奇特,又普泛,714 次阅读| 没有评论
按照发布时间排序